2月12日上午,在黄山市人民医院胸外科病房,48床的“主人”姚阿姨后悔地说:“一直知道误吞鱼刺不能用饭团压,但这次还是大意了,现在想起来还是很后怕啊!”该院胸外科徐林友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姚阿姨这根骨头卡的位置非常凶险,但是我们还是冒风险取了,好在手术非常成功。
2月4日,歙县的姚阿姨吃午饭时,大意吞了一根鲫鱼头鱼刺后,便感觉食道有异物,几次尝试用土办法解决无果。两天内她先后就诊于镇、县等三家医院,均因鱼刺被卡位置紧邻颈动脉险要位置,不得已转至黄山市人民医院就诊。黄山市人民医院的吞钡检查结果显示:食道上段平第二胸椎见一异物影横跨。管床的胸外科徐林友医生觉得取骨头风险较大,曾想让姚阿姨转至外地大医院就诊。可是,考虑到大医院高昂的医疗费用和即将到来的新年,他决定和同事一起为其搏一搏:“还是我们来取吧。”
住院的当晚0时许,姚阿姨被急诊送到了手术室,医护人员们通过胃镜取出了鱼刺。但由于鱼刺已经导致食管破损,姚阿姨最近几天吃下去的部分食物已从破损的食道里漏出来后形成大量炎性水肿。胸外科医生开始寻找破损的食道。由于食道周围有颈动脉、颈内静脉及丰富的血管神经,而且与颈内动脉紧邻,空间狭小,操作困难,动作幅度稍大,就会碰及颈动脉壁,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致命的危险。
怎么办?无影灯下,手术医生小心翼翼地一个厘米一个厘米的分离,一段段地寻找。但事与愿违,手术进行一个小时,仍没有找到食道的破损位置。
“还是让内窥镜医生用胃镜协助寻找吧”,很快内窥镜探头被送入姚阿姨的食道。随着光纤探头一步一步深入,医护人员快速发现了破溃口,并用离断的劲阔肌填塞了破口。2月7日晚,胸外科医生又在她的食道内放置了两根管子,一根管子注入营养,使姚阿姨少受输液治疗之苦;另一根管子用来引流破溃口产生的分泌物。经过几天的治疗,姚阿姨逐渐康复。
该院胸外科徐林友主任医师说,从胃镜检查的结果看,姚阿姨误吞的鱼刺本来没有这么危险,就是因为企图用饭团将鱼刺“带下去”,使得这根长3厘米,宽近1厘米的鱼刺由竖在食道内变成了横跨于食道上段,从而殃及到周围的血管和神经。他提醒吃鱼的朋友,一旦有鱼刺卡住,要到正规的医院去取,千万别冒险用土办法处理。徐主任介绍说,该院在2015年初曾用同样的方法取出了卡在紧邻主动脉弓的一根鱼刺,患者住院一个多月,花费了近5万余元。 邓国强
新闻推荐
www.ahhr.com.cn联系电话:0551-62626888、62614700、 62998999 每周三、五、六开市,求职免费 ...
歙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歙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