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 胡一民
春节前夕,我的恩师、年近八十的黄映泉先生,将一本洋洋43万字、附图300余幅、图文并茂、装帧高雅的《中国树木盆景艺术》新著送到我面前。打开粗略一翻,油墨夹裹着书香,一股清新的盆景文化气息迎面扑来,让我感动万分。
黄老祖籍歙县潭渡,与国画大师黄宾虹颇有家族渊源。他曾任安徽省林科所黄山树木园主任、黄山市林科所副所长,为安徽省盆景艺术家,教授级高工。我与黄老相遇相知、亦师亦友已有35年历史。1980年夏有幸与黄老初识于黄山树木园,那时他是树木园的主任,也是我从业后的入门导师。他不仅是我树木分类学、植物栽培学的恩师,更是我学习探索徽派盆景的启蒙长者和引路人。他于1984年春调任黄山市林科所履新,我于1986年夏离开黄山到合肥省林科所谋发展,但我们之间一直书信、电话往来不断,逢年过节互相走动,结下了非常深厚的情谊。
捧读黄老大作,每每为黄老这种对中国盆景艺术执着追求、如痴如狂、锲而不舍的精神所震撼。这是他继《徽派盆景艺术》(2007年)、《徽派盆景图志》(2011年)之后,站立更高、视野更宽、着力更深的扛鼎之作,无疑是近年国内盆景专著中内容全面、理论性强、实用性好、质量上乘的精品之作。纵观黄老大作,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一是理论发掘透彻。书中对中国树木盆景艺术特色的阐述,诸如:师法自然,形式多样;写意为主,不似之似;造型有法,小中见大;以少胜多,繁中求简;以形传神,注重神似;夸张手法,丰富感染力;布势传神,构图灵活;意境含蓄,如诗如画……旁征博引,几乎涵盖了中国树木盆景的艺术精华之所在。在诠释盆景构图时,提出了诸如:立意为先、主次分明、空间组合、对比调和、奇险均衡、节奏变化、比例协调、布势含情、多样统一的审美要领,深入浅出,足见作者美学理论功底之深厚。
二是内容新颖全面。全书分为五篇,分别为:中国盆景艺术发展史概述、中国树木盆景主要流派特色简介、中国树木盆景艺术特色和鉴赏、现代树木盆景制作的基本方法、树木盆景的养护管理。涵盖了中国盆景艺术发展史、中国树木盆景主要六大流派的艺术特色、中国树木盆景的特色鉴赏、树木盆景的制作和养护等方面。五个部分既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也可以相对独立阅读,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加以研读,既可增加盆景艺术理论修养,也可提升制作、管理和鉴赏盆景的水平。特别是对南派“截干蓄枝”、湖北“风动式”盆景特色的介绍,可让你感受到一股清新的盆景艺术之风。
三是技术简约实用。本书在第四篇《现代树木盆景制作的基本方法》中,不仅介绍了树木盆景的形式类型,盆景树木(桩胚)的培育,更主要的是重点介绍树木盆景的造型具体步骤,包括相桩与选桩、构思、主干造型、树冠的造型和在主干上的排列、枝片造型、上盆和提根等方面,特别是主干的造型分解诠释非常细致、精准、全面,用了4000多字、12幅插图,对于初学树木盆景造型的爱好者,可谓是娓娓道来、循序渐进,非常简约实用,分明是一位未曾谋面的良师益友。
四是图文相得益彰。图文兼美、相辅相成,是本书的一大亮点。在介绍全国六大传统树桩盆景流派的经典形式和其它新潮作品时,插入了53幅精美照片;在介绍压条、嫁接技术时,使用了5组墨线图作为示范;在介绍造型方法时,采用了20多幅墨线图作说明,使盆景爱好者在进行压条、嫁接繁殖盆景材料时可以照图操作,在实施盆景造型时可以按图索骥,取得较好的临摹效果。最后在盆景鉴赏一篇中,用了141幅优秀盆景作品照片,几乎全部都是全国各地历届盆景大赛中的获奖精品,具有良好的示范观摩作用。
五是引领与时俱进。该书不论是在介绍树木盆景植物种类、盆景造型工具上,还是在解读盆景造型手法上,都已做到与时俱进、引领盆景发展潮流。在介绍盆景植物种类上,既有传统的松、柏、榆、枫等,也有近年异军突起的对节白蜡、博兰、小石积、三角梅、金弹子、中华蚊母等;在造型工具上,既有传统的刀具和棕丝、棕绳、金属丝等,也有用于“神枝”和“舍利干”加工的撬丝刀、拉丝刀、气动轮刀等现代工具。在造型技艺上,既有传统的“一寸三弯”、蟠扎作弯,也有东邻日本先进的“神枝”“舍利干”处理,还有“截干蓄枝”和“丝雕”技艺。总之,细细读来,可以让你触摸到树木盆景艺术发展的时代脉搏。
在《中国树木盆景艺术》一书出版发行之际,我衷心祈祝这束洋溢着中国盆景乡土气息的鲜花香溢清远、经久不衰!
新闻推荐
本报讯 7月1日,京福高铁全线贯通运营,黄山高铁客运枢纽将成为重要旅客集散中心。为此,4月24日,黄山市发布消息称,高铁新区客运拟新增运力,包括多条到旅游景区线路...
歙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歙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