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志伟
“方腊鱼”(又名“醋溜石鳜”、“大鱼退兵将”),是徽厨为纪念“方腊智退宋围兵”的历史事件而创作出的徽菜名作。“方腊鱼”取皖南山溪名产桃花鳜鱼、山泉河虾、小河螃蟹等为主要原料,以糖醋油烹调而成。烹调方法有蒸的,有烧的、有炸的,有软熘的外加酿蟹盒的,其味咸鲜、香松、酸甜、滑嫩。一菜之中多形、多色、多味,可谓是:色香味形样样佳,美食故事开奇葩。
“方腊鱼”中的“方腊”,确实就是历史书上讲述过的“方腊起义”历史事件中的大名鼎鼎的义军首领方腊。那么,“方腊”与“鱼”之间怎么会产生相关链接呢?这道徽菜又为什么要命名为“方腊鱼”呢?
原来这位著名的方腊首领,本是徽州歙县七贤府人士。北宋末年,方腊利用食禁事魔教形式组织群众起义,反抗赵宋王朝。公元1120年即宋徽宗宣和二年秋,起义之火点燃。仅半年左右,即占浙、皖、赣的6州52县,威震东南。宋王朝集中了数十万军队对方腊起义军进行反扑。方腊起义军的队伍虽然规模很大,但还是无法与几十万宋朝精锐部队相抗衡。尽管方腊及其部将多次击败宋军,但攻占的杭州、金华等地还是很快陷落,最后退回到了徽州休宁的齐云山独耸峰巅,宋军尾随而至,来到山下。
齐云山山势险要,起义军在此可以居高临下,打击敌人的进攻。但这里粮草不足,难以久居。宋军在几次攻山失利后,便在山下安营扎寨,切断通往山上的道路,准备将起义军困死在山上。方腊见敌人施出这样的毒计,非常着急,只得在山上到处走动,寻找突围的时机。一天,方腊走到山上的一个大水池边,见里面有很多鱼虾,便急中生智,顿生一计:他叫来一些战士,把水池中的鱼啊、虾啊、螃蟹啊全都捕捞起来,然后集中投向敌人,以此来迷惑宋军。宋军将领见山上有如此丰富的鱼虾,以为山上粮草必然充足,一时难以将方腊义军困死,强攻又攻不上去,便撤兵而去。方腊巧用“鱼虾计”向围军佯作山上粮草充足之假相,终于智退了围兵。后人为纪念起义英雄方腊,就根据这段故事,创作出这款“故事味道浓似菜”的徽菜,并将这道徽菜的名称,叫作“方腊鱼”。
“方腊鱼”的烹制原料非常有趣,大多是那则“方腊智退宋围兵”故事中所出现的鱼啊、虾啊、螃蟹啊等物什,主要有徽州鳜鱼、虾、蟹肉、姜、香醋、干淀粉等,其做法是:先将一条约重850克左右的新鲜徽州鳜鱼洗净,切下头、尾蒸熟,将其分摆在垫有菜松的鱼盘两端;再将徽州鳜鱼的中段去皮、骨,肚中净化,鱼肉切成片,抓拌浆上劲待用;虾取出,用洁布吸干水分,拍上干淀粉待用;取蟹壳4只分别装入蟹肉馅心即成蟹盒,放入蒸笼蒸熟;再把拍好干淀粉的大虾挂上高丽糊油炸成凤尾虾、上浆的鱼片分散入油中滑熟捞出,再把熬稠起光泽的芡汁同鱼片倒入锅中颠翻使之裹匀,起锅装在长腰盘的中间,以作鱼身,使其头、尾相接;最后,将凤尾虾的尾部向外围摆在鱼的四周,蟹盒分别放在四端形成对称四角,接上蟹鳌、爪,上桌时随带姜末、香醋佐食,别具美味。
现在,休宁齐云山上还有“方腊寨”等古迹,而“方腊鱼”则已成为徽州百味中的一道颇受食客欢迎的徽菜名肴。
新闻推荐
□ 张歙中晨刊讯 今年以来,歙县检察院司法警察大队努力当“三员”,有效实现了检警协作办案。一是当好“办案员”,积极配合、协助反贪、反渎等部门办案,认真做好传唤、看管、...
歙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歙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