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歙县新闻 > 正文

“小僧衣萍是也”

来源:安徽商报 2013-11-21 11:37   https://www.yybnet.net/

文/胡竹峰

1922年8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本爱情诗集《蕙的风》经胡适介绍出版,二十岁的汪静之一举成名。同时也引来麻烦,诗集所宣扬“冲破封建礼教”的自由恋爱,被斥为“轻薄堕落”的“兽性冲动”。东南大学的胡梦华率先写文章发难,同乡章衣萍出来为汪静之打抱不平,胡梦华又以《悲哀的青年——答章鸿熙君》阐明自己的立场。后来鲁迅也加入了这场热闹非凡的文坛纠纷,写出《反对“含泪”的批评家》一文,对胡梦华的观点逐条批驳,支持汪静之、章衣萍。

1924年9月15日章衣萍在 《晨报副刊》发表《感叹符号与新诗》一文,引用女友吴曙天讲的故事,说有个童生应试,住在客栈里,半夜的时候听见隔壁客人叹道:“一首,……又是一首,……两首诗!”童生惊羡隔壁大才,次日登门拜访,原来却是此君昨夜闹肚子,弄了一手又一手屎。这个故事乃是章衣萍针对张耀翔所谓多用感叹号的白话诗是“亡国之音”论调的讽刺。此文再次得到鲁迅的赞扬,当月28日发表杂文《又是“古已有之”》声援相和。

章衣萍,又名鸿熙,很小就离开绩溪北村老家,在休宁潜阜长大。那时他的父亲和叔叔在潜阜开有一家“同德仁”的中药分铺。他在休宁万安上中学。潜阜,当时是新安江上游的一个码头,许多绩溪的族人都在那里经营小本生意。 18岁时,他和歙县人柯庆施因从事学生运动被开除,两个人一起去了南京。

章衣萍后来加入语丝社,曾在北大做旁听生,靠自学成才,经同乡胡适提携走入文坛,有各类文学作品20余部。 “我的朋友胡适之”这句风行民国的话,正出自章氏之口,小说集《情书一束》是其成名作。

《情书一束》是章衣萍和画家叶天底、女作家吴曙天爱情瓜葛的产物,1925年由北新书局出版,轰动一时,五年印十次,发行逾万册,还被翻译成外文。后来章吴二人情结伉俪,章衣萍又将叶天底写给吴曙天的情书,连上他自己的部分,写成了小说《情书二束》。

有关鲁迅与这部作品的旧事,颇可一谈。李霁野回忆:1932年鲁迅赴京省母与几位青年朋友相见,在彼此谈得很融洽的气氛中,先生突然对我们提出一个问题:“你们看,我来编一本《情书一捆》,可会有读者? ”李霁野认为鲁迅所戏言的“一捆”,是讽刺章衣萍的 “一束”。这消息不胫而走,成了鲁迅讽刺《情书一束》的铁证,不少文章和专著、甚至辞书都一引再用。

李霁野的忆文写于事发近半个世纪后的1976年。钱锺书说:“一个人在创作时的想象往往是贫薄可怜,到了回忆的时候,想象力却常常丰富离奇得惊人。 ”所以说“情书一捆”是讽刺《情书一束》,李霁野记忆有误。读《两地书·原信》,鲁迅于1929年5月26日给许广平写道:“从芜因告诉我,长虹写给冰心情书,已阅三年,成一大捆。今年冰心结婚后,将该捆交给她的男人,他于旅行时,随看随抛入海中,数日而毕云。 ”

高长虹是鲁迅办《莽原》时认识的。原来高氏暗恋许广平,恶意攻击鲁迅,闹得蜚声四起,鲁迅为此还专门写信问过章衣萍流言原委,这些在《两地书·原信》中都能找到论据。所以上录鲁迅书信的片断,很可能就是鲁迅在北京与李霁野等人交谈的大体意思。 “情书一捆”果真有“讽刺”意味,只能是针对高长虹。另外《情书一束》以及续编《情书二束》都不是情书,而是短篇小说集,与章衣萍过从甚密的鲁迅不会犯常识错误。

1929年,章衣萍的作品《枕上随笔》再次由北新书局推出。相信现在看过此书的人并不多,平心而论,文艺上没有什么太大的精彩。我读过许多民国人的小品集子,这本东西似乎还入不了上品。但章衣萍文字颇隽秀,蕴一股散淡的意味,关于鲁迅、周作人、茅盾等著名作家的描述,倒是鲜活可信。

除《枕上随笔》外,章衣萍还有《窗下随笔》,《风中随笔》,都是他自得之作。文仿《世说新语》之例,多用三言两语,勾勒旧交新知音容笑貌,如其言鲁迅翁曰:

大家都知道鲁迅先生打过吧儿狗,但他也和猪斗过的。有一次,鲁迅说:“在厦门,那里有一种树,叫做相思树,是到处生着的。有一天,我看见一只猪,在啖相思树的叶子,我觉得:相思树的叶子是不该给猪啖的,于是便和猪决斗。恰好这时候,一个同事来了。他笑着问:”哈哈,你怎么和猪决斗起来了?‘我答:“老兄,这话不便告诉你。 ’……”

当时鲁迅正在恋爱,爱物及乌,这等事情怎么能够随便告诉他人。

《枕上随笔》中写了一句:“懒人的春天啊!我连女人的屁股都懒得去摸了。 ”一时间,舆论大哗。恰好此时,北新书局又请得他编世界文学译本,并出版儿童读物,销路颇广,编辑们手头渐阔,大喝鸡汤。不料因儿童读物《小八戒》引起诉讼,书局一度被封,后改名青光书店才得继续营业,鲁迅遂对章氏写诗戏之云:“世界有文学,少女多丰臀。鸡汤代猪肉,北新遂掩门。 ”

查目前各种版本的鲁迅著作或全集,都注释说此诗讥讽章衣萍,这种论调未免武断,在我看来,这只能是鲁迅对好友一个戏谑。鲁迅这个人是极其幽默的,尤其和亲密的朋友在一起时,《集外集拾遗》中收录了不少专供朋友间看着好玩的打油诗。

章衣萍的妻子吴曙天女士曾写文说,有一次和朋友去拜访鲁迅,看见他正往家走,于是隔着马路打招呼,鲁迅没听见,追到家门口后说:“喊了您好几声呢! ”于是鲁迅“噢、噢、噢……”地应答了好几声。问他为什么连声回应,鲁迅笑着说:“你不是叫我好几声吗,我就还给你呀! ”接着进屋吃栗子,周建人关照要拣小的吃,味道好,鲁迅应声接道:“是的,人也是小的好! ”吴曙天这才明白鲁迅又在开玩笑,因为章衣萍身材狭窄,面孔瘦削,是个小个子。

章衣萍与当时诸多文人交往密切,与胡适鲁迅的关系尤其不一般。 1924年9月28日午后,经孙伏园引见,章衣萍携女友吴曙天拜访鲁迅,正式开始交往,稍后协办《语丝》杂志。查《鲁迅日记》,关于章衣萍的记载有近150处,直到1930年1月31日止。在这6年间,章衣萍与鲁迅走得很近,仅1925年4月的《鲁迅日记》中就记得他们互访畅谈达11次之多,且有书信往来。

章衣萍在这期间写了本《古庙集》,月旦人物,泼辣俏皮;评论时事,锋芒毕露;透着一股生猛辣味,文风明显师从鲁迅。书名“古庙”,是因为章氏有一段时间不很得志,只好寄身于北京的一座古庙,抄经为生,故尔戏称“小僧衣萍是也”。然在小僧却是愤青,衣萍真乃名士,向来我行我素,到街上去看女人,办平民读书处,厮混于市井之间,即使写戏谑文字,亦火气十足,丝毫不带古庙的破败气息与消沉之音,给人带来一股清新与舒畅。

章衣萍的散文大抵是议论人生,探索学识,抒情且富含哲理的韵味,如诗人的低吟,似情人的絮语,像亲切的谈心。他嘲笑那些现代诗人只做诗而不思诗,只写糊涂诗而不写明白诗。在《浪漫的与写实的》一文中把徐志摩、余小沅、梁实秋诸君不客气了一番。

1926年,女师大刘和珍等六名爱国学生遭段祺瑞政府的杀害,章衣萍挥笔悼亡曰:“卖国有功,爱国该死;骂贼无益,杀贼为佳。 ”

1930年后,章衣萍久病体弱,睡卧终日,随后举家入川。后来章衣萍担任了四川省政府的咨议,又投奔了当地的军界人士,做了军校教官。远离了鲁迅、胡适这些良师益友的提携,加上战乱,身体等诸多原因,他的文学之路就此基本结束,直到1947年在成都患脑溢血遽然离去。

在四川期间,章衣萍曾断断续续写了一些作品,总体而言,格调不高,欠缺逸朗之气,所记大多仅供谈资,过于流俗。1937年,章衣萍出版了一本旧体诗词集《磨刀集》,解释说,这是因为“来成都后,交游以武人为多,武人带刀,文人拿笔。而予日周旋于武人之间,磨刀也不会也。 ”大概他在军界混得并不如意吧。

今人在提起章衣萍时总不忘谈谈梁遇春。他俩给我的印象是一样年轻,一样热情,一样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像激流中的两座木筏。与梁遇春相比,我感觉章衣萍的为人更有胆识,行文也多了一些淘气与活泼。他留下的东西不多,除了上文中提到的 《古庙集》、《一束情书》、《枕上随笔》之外,尚有《樱花集》、《文天祥》等,另外还校订了《幽梦影》等古籍。

现在一般读者大抵上对章衣萍很陌生了。他有句话很有意思:“在太阳底下,没有不朽的东西;白纸的历史上,一定要印上自己的名字,也正同在西山的亭子或石壁上,题上自己的尊号一般的无聊。 ”

顺便一提,上个世纪《古庙集》出版时,穿插了几副黑白照片,其中有章衣萍与女友曙天女士的合影,两人佩着那时流行的玳瑁边圆眼镜,“古木下的双影子”,才子佳人也。

民国期间出版的《古庙集》

新闻推荐

油焖笋和荠菜汤钱红丽春分一过太阳变得妖冶起来下班已

油焖笋和荠菜汤钱红丽春分一过,太阳变得妖冶起来。下班已近黄昏,迎着斜阳骑车,明亮的光线把眼睛刺得睁不开,耳边春风逶迤,人在车上扑扑扑向前,身心无来由的宽阔浩荡--这是要往大菜市去的方向,冬天的...

歙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歙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小僧衣萍是也”)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