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歙县新闻 > 正文

以史为鉴读徽州(上)□余敏辉 屯安东

来源:江淮时报 2013-06-14 09:37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余敏辉 屯安东

作为长期从事徽学研究的文化学者,经常会有人问我们:“你们对历史上的徽州和今天的黄山市,究竟怎么看? ”

这个太大的话题,问得看似突兀,却也是在情理之中。我们始终认为:对徽州要冷思考,热作为,要有准确的定位,要有科学的评价,要大力继承其优秀的精粹,要敢于批判其历史的缺陷。

徽州历史上因何出名

清朝婺源县学者江蕃说:“新安古以大好山水名,近代以文献名。 ”这话有一定道理,但似乎没有说到根本原因。

徽州山水很美,但中国山水胜地何其多也;黄山开发较迟,曾交通不便。实事求是地说,徽州在明清出名,并非山水,并非官宦,并非名人,而是因为徽商。

没有称雄明清数百载的徽商,徽州可能还是个穷乡僻壤、名不见经传的山区;没有“富甲天下”的徽商,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祠堂、民居、牌坊和村落;没有“贾而好儒”的徽商,就没有书院遍乡、文风昌盛的徽州,就出不了那么多的举人、进士、状元和名宦,也不可能留下那么多的文献。

徽州的历史文化遗存,包括非物质形态(戏剧、风俗、工艺、品牌等文化现象)和物质形态(建筑、典籍、文书、器具等文物实体),大多都渗透了徽商文化的元素。

这就说明一个道理:经济是基础,决定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程度。经济基础是支撑一个社会、一个地方发展和进步的前提;文化是灵魂,是一个社会、一个地方发展过程中内涵的积淀。历史上的徽商,不仅改变了徽州百姓的命运,也改变了徽州的命运。清朝成立安徽省时,将徽字作为省名的一个字,可见徽州的历史地位。

徽州历史上发展的几个拐点

拐点,原是高等数学的一个概念,是指改变曲线向上或向下方向的点,用在这里,借指事物的发展趋势开始改变的地方或时间节点。

中国的山区很多,为什么徽州能在山区中独树一帜,屹立于中国众多州府之林?它的发展轨迹中有哪几个拐点?我们认为,可以用三句话来大致概括:文野之分移民始,人才辈出离土始,贫富两极徽商始。

先说第一句,文野之分移民始。

徽州这块地盘从秦前到秦汉,都是越人控制的地盘。山越并不是一个民族,“是秦汉时期南方越人的后裔……与汉人发生了融合。住在山区的越人,叫山越”。他们农业落后方式,一般不与外界来往,藏匿山林,终身不入城郭。山越人这种生活与生产方式显然与时代发展不相容。

所以,从秦、汉一直到三国时代,历代皇朝都对山越人实行追捕和围剿,用镇抚并举的措施把他们改造成服从王朝管理的 “文明人”。应当说,把山越纳入体制管辖之下,是历史的必然。而徽州真正进入文明行列,是中国的三次人口大迁徙。中原百姓包括望族大户为避北方战乱,在晋永嘉、唐安史之乱及南宋建炎年间,先后三次向南方大移民,当时的徽州地盘则是容纳大移民的地区之一。

中原文士吹来文明之风,潜移默化地改造着带野性的山越族群,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徽州人。

第二句话是人才辈出离土始。

徽州介万山之中,地狭人稠,耕获三不瞻一,且不易耕作,每年农民种粮,仅供数月,只得从外地买粮,靠薄地茶山根本养不活当地百姓。唯一的出路是离土又离乡,到外地谋生路。徽州的对外开放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在明初,徽州包括现在整个皖南地区,还是“以耕绩为务本,以工商为末”,加之明初实行抑商政策,徽州十分封闭,百姓生活困苦。这既有“父母在、不远游”的旧观念束缚,也有当时国家政策的限制。要开创新生活,首先必须在观念上突破。

康熙《徽州府志》曾引用清代学者赵吉士的话,记载了徽州人走出大山的过程:“吾闻之先大父曰:嘉隆之世,人有终其身未入城郭者。……有少有外事者,父兄羞之,乡党不耻焉。今则武断者比比矣。而闭户不出者,即群而笑之。 ”这段话的意思是,明朝嘉靖(1522—1566年)、隆庆(1567—1572年)期间,徽州人有一生没到过城镇的,如果有离开乡土经商谋生的,父兄感到羞愧,同乡也认为是不体面的事。而今(指明末)打破旧规,特立独行者到处都是。如果有闭户不出、守在家中的,大家反而嘲笑他。

至此,徽州人的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如果仔细了解徽州的历史,就会发现一种现象,历史上徽州人才济济,但他们的奋斗、成功,绝大多数在外地,而很少在本土。就是古代像朱熹这样的大儒,许国、胡宗宪这样的大官,江春、胡雪岩这样的大商,近代的陶行知、胡适,无不是在外地起家并扬名于外,但他们念念不忘自己的祖籍和家乡。

第三句话是贫富两极徽商始。

史书和资料中不少文章都把徽商说成是富可敌国的炙手可热的人物,徽州充斥着金银气息。但深入了解徽州的经济史,就可以发现,徽州并不是人人皆富,两极分化、贫富悬殊比任何地方都严重。

其一,徽州富裕的群体只占小部分。无论是府志还是县志的记载,我们看到的并不都是富庶的徽州。徽商时代,徽州男人有十分之七在外经商,十分之三留在本地务农。明万历《歙县志》给我们描述了徽州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情景。这种两极分化表现在:一是在外徽商富,在籍贫民苦;二是家有大贾者富,务工务农者苦;三是大贾奢,小贾俭。

其二、徽州物价高,负担重,大多百姓受虚名之累。

一是米价贵。 《歙事闲谭》在《明季县中运米情形》中载,由于徽州当地的粮食90%都是依靠外运,“以故江南米价,徽独高”。

二是赋税高。徽商发迹后,相当一批人举家迁居外地,“有先贫而后裕者,因彼地发祥,故挈家而迁焉”。这种外迁现象固然与徽州交通不便、徽商回乡费时有关,但也不能否定一个重要原因,即有些徽商受不了家乡这种苛捐杂税,纷纷逃离本土,外出定居,实属无奈之举。

其三,官吏不廉致使百姓负担加重。一些清醒的徽州人看到了光鲜外表下的真实。程读山(乾隆时人)在《为黄山寄远方游客书》中说:“……尚有诗云 (指汤显祖诗):‘欲识金银气,须为黄白游。\’不知吾乡山水甲天下……且硗确少田,治生维艰,实最窭地。所谓素封(注:指无官爵封邑而富比封君的人),皆乡人之业鹾于淮南北者,本州如洗,实不足当此虚名也。 ”

这句话的意思是:有首诗说“欲识金银气,须从黄白游”,殊不知我的家乡山水甲天下,但土地坚硬田少,生活很艰辛,实际上是贫穷的地方。所谓无官爵封邑而富比封君的人,都是在淮南北做盐业生意的人,本州贫穷如洗,实际上担不起这个虚名。言下之意是,官吏们饶了我们本土的人吧,富人都在外地做生意,我们担不起这个虚名呀!

由于徽商名声在外,甚至给徽州本土带来一些负作用,即徽州这一带的税赋远高于其它地区,导致农民起义不断,盗贼横行抢掠。

新闻推荐

歙县政协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本报讯 近日,歙县政协结合向基层群众、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县直各单位就政协机关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征求到的意见、建议,县政协党组、政协机关和政协办党支部在 “四风”方面的对照检查情...

歙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歙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为企业发展解忧2013-06-21 09:36
猜你喜欢:
政协委员的徽茶情2013-08-30 09:30
评论:(以史为鉴读徽州(上)□余敏辉 屯安东)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