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歙县新闻 > 正文

歙县“非遗”保护不遗余力

来源:黄山日报 2012-04-20 15:2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  四月的歙县,繁花似锦。气势恢宏的徽州府衙广场上,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民俗文化活动。大锣开道,司仪队、唢呐队、锣鼓队、旌旗队、腰鼓队、火狮队接踵而至,淋漓尽致地展示了“丰瑞里抬汪公”、“黎阳得胜鼓”、“余川喷火狮”、“彭龙十番大鼓”等民俗活动的独特魅力,让广大游客和市民流连忘返。

近年来,歙县大力实施非遗项目申报、非遗项目抢救、非遗项目复活、非遗项目建设、非遗人才培养等五大工程,抢救和复活了许多弥足珍贵的非遗项目,培养了大量非遗传承人才,更通过搭建活动平台,将非遗项目与旅游紧密结合起来,给旅游经济带来了勃勃生机。

在申报非遗项目方面先人一步。该县率先在全省公布首批县级38项非遗名录,至目前已公布101项县级非遗名录。加大非遗项目申报力度,《徽墨》、《歙砚》、《徽派盆景》3项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叠罗汉》、《顶谷大方》、《西园喉科》、《观音豆腐》等9项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列入市级非遗名录共26项。其中《徽墨》正准备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抢救非遗项目方面不遗余力。成立非遗保护编委会及编辑组,对散落的古徽州民间艺术进行地毯式抢救性采访搜集,编纂、整理,出版100余万字的《歙县民间艺术》。此书对明清以来古徽州民间艺术进行了较系统、较完整的梳理和搜集,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扎实开展非遗普查工作,完成397项非遗名录电子文本、电子目录、资料全集的制作,结集“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汇编”,并顺利通过国家非遗专家组的验收。发展民间文化社团38家,开展民俗文化、徽戏传承、艺术品收藏等方面的研究,有效促进了全县非遗项目的传承保护。

在民俗文化复活方面广开思路。充分利用节会、赛事、活动等各种平台,组织非遗项目进行展演。在连续成功举办七届的“徽州古城民俗文化节”上,再现和复活“非遗”民俗节目20余个。其中《叠罗汉》、《跳钟馗》、《麒麟舞》应邀参加多届中国黄山国际旅游节的演出,均获一等奖。徽墨、歙砚制作技艺参加世博会非遗展览的现场展示,并远赴澳门进行展演。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在非遗人才培养方面多措并举。依托安徽省行知学校,组建全国首家非遗教育集团——“安徽省非遗教育集团”,成立全国首家徽雕艺术学校——歙县徽雕艺术学校。依托歙县砚厂、歙县老胡开文墨厂、歙县徽雕工艺研究所等12个传习基地,440家徽派特色工艺家庭作坊培养徽派特色工艺人才。依托徽派特色工艺人才协会、歙砚协会等7个特色协会,组织会员参加歙砚文化论坛、中国手工艺精品博览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等活动,先后有30多名高级工艺美术师、传承人的百余件工艺品获国家级博览会金、银、铜奖。依托新安学校等众多中小学校,分发非遗资料集,普及非遗知识,让青少年从小就接受和了解本土悠久历史文化。先后培养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4个,省级非遗传承人25个,市级非遗传承人27个。

在保护利用方面集聚做强。通过招商引资、政策扶持、有序引导等方式,在S215省道郑村至歙县段和练江城区段滨江沿线,先后谋划启动了县文房四宝市场、徽州艺术品交易市场、“非遗馆”、“歙砚一条街”、郑村花卉盆景交易市场等项目,以市场集聚带动徽墨、歙砚、徽派盆景、徽派雕刻等传统特色工艺发展。至目前,已发展各类传统工艺市场4个,从事非遗项目的企业、作坊近千家, 从业人员超万人,产值超5亿元。

·吴启明  周萌·

新闻推荐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中职教育行知模式结硕果

本报讯  记者李学军报道 借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工作会议在歙县召开的东风,4月25日,由安徽省行知中学教职员工编撰的,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职教育行知模式》举行首发式。由“行...

歙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歙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山乡老太舞翩翩2012-04-23 22:20
猜你喜欢:
评论:(歙县“非遗”保护不遗余力)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