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歙县新闻 > 正文

黄宾虹与许承尧

来源:江淮时报 2011-02-11 10:49   https://www.yybnet.net/

国画大师黄宾虹 (1865—1955),名质,字朴存,中年更号宾虹,歙县潭渡人。著名诗人、清末翰林许承尧(1874—1946),字际唐,号疑庵,歙县唐模人。承尧小宾虹十岁,两人年轻时都曾受业于著名学者歙县西溪的汪淙沂先生,既是同乡、同学,又是挚友。

1904年,承尧入京殿试,授翰林院庶吉士。次年告假回歙县办学,创立新安中学堂,自任监督(相当于校长),聘请黄等人为教习。 1906年,承尧和宾虹、汪鞠友等人在歙县组织反清的“黄社”。社中不设社长,许任理事,主持社务,黄为助理。 1907年,宾虹为筹反清活动经费私铸铜元,被人告发,奔往上海。不久,承尧也离歙赴京,任翰林院编修兼国史馆协修。 1909年,宾虹绘《潭渡村图》自上海寄赠寓居北京的承尧,以表思念之情,许在画上赋诗题记。

1930年春末,许自歙往沪,与宾虹相聚,并为宾虹题黄凤六山人 《潭渡村图》。是年秋,许回歙,曾游歙北灵金山,登高庙山。此行主要不是欣赏山景,而是寻访古迹。原来明末歙县著名文人许楚,字方城,歙县潭渡后许人,后移居灵金山的支峰高庙山中,建“石雨草堂”,中有“懒云”、“芝母”二石。方城著作丰富,颇负盛名。承尧这次出游,就是寻访“石雨草堂”故址和“懒云”、“芝母”两石。可惜年久淹没,只得怅然而返。

寓沪的宾虹,得知此事,便画一幅《石雨草堂图》,并抄录许楚等遗诗,寄奉承尧,以示相慰。许收到后十分高兴,立即作诗四首回报。今录一首,以见许当时心情和对黄作品的珍爱。诗云:“海上书来夜扣扉,寒斋灯苦忽光辉。喜心翻倒还惆怅,怕化仙云脱手飞。 ”

许不仅对黄的书画以及考证古文字方面的造诣深为敬佩,而且对他的诗也很赞赏。宾虹游览四川后,写许多诗,辑成《蜀游诗草》一卷,寄请许作序。其诗甚工,试举《成都二首》之一:“万井鸣 催月坠,数行征雁带霜来。乡心愁绝关河迥,况听城头鼓角哀。”承尧读后大喜,遂即作序,“其诗状难状之景,如在目前。肖物之工,已为画笔所不能到,足与唐人争席。 ”

承尧七十岁时,黄自北平寄赠自绘山水一帧,并题诗为许祝寿;“悬崖百级梯,高瞰白云低。矫健松千尺,黄山寿与齐。 ”这年,宾虹八十岁,许也赠诗祝寿;“昔闻黄子久,以画得成仙,耄耋君今到,神明益炯然。大痴应不让,永命岂无缘?定见珍鸾凤,邀娱一万年。 ”

1946年7月,承尧病逝故乡。黄居外地,惊闻噩耗,悲痛英名,亲撰诔词寄许家属。诔词概述许的生平,赞美承尧在办学育才等方面的贡献,结尾云:“遗言在耳,忧心如廑。 ”由此可见许生前对黄的无比关心和黄对许死后的无限追念。二贤之交乃艺坛楷模,可以风世劝俗。

□ 严 溥

新闻推荐

歙县政协关心失足青年

本报讯 2月13日下午,歙县政协社会法制委成员单位——团县委前往歙县看守所看望慰问失足青年。在接待室里,领导们向5名失足青年送上励志书籍及慰问金等,并与他们进行了深入沟通与交流,仔细了...

歙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歙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纵情山水享春光2012-04-06 10:13
猜你喜欢:
心系灾区群众生活2011-07-29 10:34
评论:(黄宾虹与许承尧)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