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歙县新闻 > 正文

美生态低消耗大效益桂林镇走活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来源:黄山日报 2010-04-16 18:20   https://www.yybnet.net/

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过后,走在歙县桂林镇新管村良干组平坦的水泥路上,满眼都是春来人勤的劳动场景,满鼻全是春日泥土的芬芳。站在村口远眺,一个个蔬菜大棚平地起,一座座地头窖排着队分解废物,一口口沼气池酝酿着有机养料,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农业正在这片火热的土地上生动实践着……

“水口原是臭水塘 如今变了俏模样”

满池清洌的波纹,塘边垂柳依依,几张石桌石凳错落有致,良干组村头水口处一片休闲好景致。谁也想不到,6年前,这里是另一番景象。

“这里原来是一个臭水塘,村民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到这里面,夏天蚊蝇丛生,臭气扑鼻,让人避之唯恐不及。我家房子就面对着死水塘,每天闻着臭塘水,原来村里数我家环境最差,现在这里是村里最美的地方。”良干组村民胡告和指着池塘高兴地告诉笔者。

2004年起,桂林良干组开始实施农村清洁工程,下水道安到了每户农家,净水池装到了每户门口,村里所有的生活污水都从净水池过滤沉淀,经村里下水道弯道沉淀,再通过一个大型污水处理池厌氧分解和过滤,排放到水塘经水生物净化,最终成了可以种花养鱼的清清池水,还引流进大棚灌溉蔬菜。

“烧饭用肥不花钱 每年净赚一头牛”

走进村民王丽华的家,她正在灶上忙活着午饭。沼气灶上饭锅正在“嗤嗤”地唱着欢乐的歌,扑鼻的饭香让人垂涎三尺。

“以前我家用煤气烧饭烧菜,按一罐气烧一个半月算,一年就要八九百块。我家有蔬菜大棚6个,每年光买化肥也要千把块,加上电灯电费,一年这几项花费要2000多块。如今政府出资帮我们建起了沼气池,沼气烧饭不花钱,家里装了沼气灯,沼渣当作农家肥,沼液用来喷叶面肥,一年就净赚了一头牛的钱,还顺便处理了人畜粪便,真是一桩好买卖。”王丽华说起循环农业的好处头头是道。

近两年来,村里53家农户家家都建起了沼气池,配备了沼气电饭煲,人畜粪便直接引入池里。每个蔬菜大棚的边上都统一建起了地头窖,菜皮菜根不是随地扔而是丢进地头窖里发酵,待初步分解后移到沼气池里一起沤肥,产生的沼气用来做饭、点灯,沼渣还成了不用花钱买的有机肥。

据村民介绍,现在村里养猪业也很红火,每年都出栏五六百头,但村里闻不到一点臭味。“我家今年就养了8头猪,猪粪既能沤肥又出沼气,现在我们村里垃圾都是宝呀。政府引导我们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让我们老百姓真正见识到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好处,我们的致富劲头是越来越足呀!”在村民胡告知朴实的语言中,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村民对循环经济的认可和拥护。

据镇政府工作人员介绍,现在桂林镇正在积极探索和推广农村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去年底,新管村赭坑组又投入15万元推广农村清洁工程,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在桂林这块土地上必将越走越活,越走越宽。

·胡晓燕·

新闻推荐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文明县城得山水之灵气集园林之大观

2010年,歙县荣获“国家园林县城”、“安徽人居环境奖”两项桂冠,这是继2008年获得首批全国文明县城后,古城歙县再添两张靓丽名片。歙县地处黄山脚下,新安江源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安徽...

歙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歙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歙县情系玉树灾区2010-04-18 18:19
猜你喜欢:
评论:(美生态低消耗大效益桂林镇走活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