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歙县 王德祺
沿歙城西干新修的马路,顺练水而下,进入一条僻静的山路,右折拾级而上,步行数十丈,便是西干山披云峰麓渐江和尚墓址,这里长眠着明末清初新安画派奠基人渐江大师。数年来,每当春去秋来,人间花事将尽,笔者常偕友人登临瞻谒,看漫山红叶,尝寒梅清香,叙缅怀渐师之情。
渐江出家前,姓江,名韬,字六奇;又名舫,字鸥盟;出家后,法名弘仁,字无智。渐江是他的别号,在他的作品中常书“渐江”、“渐江僧”,“渐江学人”;又自号“梅花老衲”、“梅花古衲”。
渐江古居在歙县城东桃源坞,左边叫江家坞,同为江氏族居之地。渐江旧宅有室名“若米舫”,在今歙县中学操场左上角处,旧居早已不在,现立有渐江古居“若米舫”遗址石碑于世。
渐江生于明万历三十八年庚戌(1610年),卒于清康熙二年癸卯(1664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二日,终年五十四岁。明年是他诞生四百周年。
关于渐江的生平事迹,大半已不可考。今所存记述最早的史料,有王泰徵的《渐江和尚传》、程守的《古大师渐公碑》,二文均写于康熙三年春,即渐江去世第二年。还有许楚的《黄山渐江师外传》和殷曙的《渐江师传》,二文同撰于康熙六年,后刊载于《黄山志》中。他们都是渐江生前好友,当为最可信的史料。在这些文字记载中,首先提到渐江“世为歙之右族”、“明诸生”,“少孤贫,以巨孝发声”,“卖薪养母”,“幼有远志,不入队行”,“掌录而舌学,以铅椠膳母。一日,负米行三十里,不逮期,欲赴练江死”。“母大殡后,凡餽粟致赙者,师悉卒瘏偿之”,“生平不婚不宦,独嗜读书作画,聊以永日”。也就是说,渐江的祖辈是歙县的望族,是很发达富有的,到他幼年时,父亲早丧,只留下寡母孤儿,家境已很贫寒,但他从小勤奋好学,后应制为明诸生。诸生即当时经考试录取进入府、州、县学者,统称诸生,也俗称秀才。他小时候非常孝顺母亲,靠砍柴卖柴和代人抄书写字挣点钱来供养母亲。歙县山多田少历来是个缺粮的地方,稻米供给大都靠江、浙、旌德、太平等地运来。有一天,他去挑米走了三十多里路,中途阻隔,将抵家门时,突闻老母已病死在床上,痛不欲生,竟想跳到练江里去死。母亲死后,他亲自上山畚土垒石筑坟,安葬母亲。而对当时资助他一些粮钱的亲朋好友,都以自己的辛劳所得,一一偿还。从这里可以看出,渐江小时候确是个品德高尚,知恩图报,出了名的孝子,且幼有远志,而性格较为孤僻,从不与富家子弟结伴。由于世乱家贫,终生未娶,也未当过官。后人有说,渐江曾娶有妻室,且有儿子,并疑指其侄江注就是他的儿子。这与最早的记载不符,当不可信。 (一)
新闻推荐
本报讯作为“长三角世博主题体验之旅示范点”的歙县徽州古城在上海世博会期间,重新对外开放南谯楼和徽州古城墙两个景点,以靓丽新姿喜迎八方游客。南谯楼、徽州古城墙都是极具徽州地方...
歙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歙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