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月琴,今年66岁,休宁县万安镇上黄村里余组人。她41年如一日悉心守护全身瘫痪的丈夫。她用徽州女人的坚强和温柔谱写出一曲黄山乡村的爱情赞歌。她先后获评“黄山好人”“安徽好人”和2019年度“黄山市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8月的一天,余月琴的丈夫余小敏正躺在客厅的残疾床上,枕着一个黑色游泳圈,身体瘪瘦,体重不过六七十斤,萎缩的小腿细如干柴,躺一会儿又坐,坐一会儿又躺,每过几分钟便会用力捶自己疼痛的腰背,从28岁到69岁,他都一直在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幸运的是,41年、15000个日日夜夜,他的妻子余月琴一直陪伴着他、照顾着他。
1979年9月,马上要过中秋节的时候,作为村里的拖拉机手,余小敏和徒弟一起去山上运石头,因徒弟开车忘了刹车,装了石头的拖拉机迅速向坡下滑去。年轻而又敏捷的余小敏没有多想,快步跨上拖拉机拉刹驻停,可是拖拉机未能刹住,翻下了十几米高的山崖,车上的石头砸到了他的腰椎。高位截瘫,沉甸甸的四个字判决了余小敏的余生。
事发当年余月琴只有25岁,余小敏28岁,结婚3年,大女儿不到两岁,小女儿只有7个多月。治疗时医生曾告诉她,余小敏最多活不过两年。面对这样的结果,余月琴却选择了留下,她说,“我不忍心。”就这样,为了一句“不忍心”付出了41年的“公主抱”。
每天早上,余月琴要把丈夫从房间里抱到客厅里,晚上再从客厅里抱回房间,每天至少两次。余小敏出事之后两年,他的父母也相继离世,兄弟姐妹又分了家。当时实行包产到户,余月琴分得5亩田,种田、砍柴、照顾孩子,服侍丈夫,凭着瘦弱的肩膀,余月琴硬是撑起了一个家。
“你后悔吗?”“没什么好后悔的,相比以前,现在有政府的照顾,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今天的余月琴十分乐观。当年被判定活不了两年的余小敏,如今都快70岁了,夫妇俩是低保户,每月每人可领400多元的低保金,女儿嫁得不远,也经常来看他们,床头的几罐奶粉都是女婿买来的。余月琴今年还养了3头猪,每头猪仔政府补贴600元。他们现居的房子是上世纪70年代自建的徽派砖木房,村里将其列入危房改造项目,当天村书记还过来拍了照,验收改造成果。
卧室里的床是他俩当年的婚床,老式的雕花架子床,还留着“囍”字,“现在我最大的希望就是阿敏能活得久一些。虽然老了,我还需要他这个伴。”余月琴说。
·程向阳实习生姚望千月·
新闻推荐
星报讯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记者从合肥市城乡建设局获悉,备受市民关注的五里墩立交北上桥口...
休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休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