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与配合下,合肥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以下简称“市重点局”)紧紧围绕城市管理“提质、提速、提品、提效”的总要求,坚持以“创一流管理队伍、建一流精品工程”为主线,以“稳质量、稳安全、稳廉政”为总揽,强管理,促进度,抓作风,求实效,2019年市重点局承担各类在建及完工项目,圆满完成目标任务,大建设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市重点局坚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如今,走进合肥市重点工程工地,建设现场热火朝天,建设者们干劲十足、分秒必争,誓要抢回被疫情耽误的施工进度。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全市各重点工程不停工,数以万计的建设者坚守岗位,推动合肥各类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攻坚克难
重点工程高效推进
2019年市重点局承担各类在建及完工项目共144项,总投资638亿元,其中,完工项目63项,建成道路38公里,房屋建筑159万平方米,1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完成,全年累计完成投资约104亿元,合肥的城市功能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综合承载力显著增强。
市政路桥项目让交通更畅达。2019年,郎溪路(包河大道—裕溪路)高架全线通车,裕溪路高架东延桥面放行,南淝河路(东二环路—横江路)旧貌换新颜,龙岗路(长乐路—裕溪路)南北贯通,极大地提高了东南区域通行效率,助力东部新中心建设;南站南广场正式投入使用,进一步提高南站高铁枢纽通行效率;繁华大道与集贤路互通立交地面道路、集贤路跨派河桥如期放行,进一步缓解西南区域通行压力。畅通二环(西二环—合武铁路)工程积极克服困难,项目建设快速推进;文忠路下穿工程积极推进,建成之后将成为合肥最长的一条湖底下穿隧道。公交专用道改造、美和路、休宁路、国际大道二标、玉兰大道等一批重点项目按期完工放行;畅通二环北环西段、采石路、兴业大道、锦绣大道、习友路、祁门路、铜陵北路下穿编组站等重点道路如期开工建设,保障城市路网畅通。
公益性项目让保障更有力。黄麓师范学校改扩建工程一期、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合肥校区完成相关验收工作,师生搬迁入住开展教学;安徽合肥技师学院、合肥特殊教育中心北校区、合肥老年大学新校区(老干部活动分中心)、安徽公安职业学院整体搬迁、合肥一六八中学陶冲湖校区二期等工程已经完成主体结构施工。市工人文化宫项目、市球类健身馆、中共合肥历史陈列馆维修改造等项目已完工,民生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市公共卫生管理中心、市一院门急诊住院综合楼、市二院老年护理院、市中心图书馆、市综治信访中心(综合服务体)、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市智慧养老中心、市残疾人托养中心、市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等项目按序推进。
值得一提的是,安徽创新馆快速推进,于2019年4月24日正式开馆,成为全省展示重大创新成果的重要平台。量子创新院1号科研楼,中国科大高新园区一期、合工大智能技术研究院、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二期等项目均按期推进。
水环境项目让生态更优良。十五里河下游湿地水质生态治理工程正式运营,十五里河入湖水质明显改善;合肥经开区污水处理厂一、二期提标改造工程顺利完工,为派河水质改善添砖加瓦;南淝河防洪完善工程如期完工,大大提高南淝河防洪排涝能力;二里河箱涵改造顺利完工,进一步提高老城区防汛安全。
“严”字当头
着力打造精品工程
匠心铸精品,品质树丰碑。2019年,市重点局以“稳质量、稳安全”为核心抓手,“严”字当头 ,多措并举,扎实提升工程建设水平,着力打造精品工程。在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包河大道高架工程二、三标段、中科大先研院研发实验楼、南站北广场等3项工程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小仓房污水处理厂二期新建工程获得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南薰门桥改造、杭州路、合肥二中学生宿舍、食堂综合楼和音乐教学综合楼等项目荣获安徽省建设工程“黄山杯”奖,十余项工程获得“省级安全文明示范工地”,质量安全始终平稳可控。
严把设计关卡,不断深化前期工作。在坚持土地报批超前谋划、管线迁改先行介入、重点项目设计举行推介会、工程招标引导企业合理报价、主动参与项目评标等手段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从源头保障工程建设高效优质,印发《市重点局公益性房建项目设计管理流程(试行版)》,完善了公益性房建项目前期设计管理流程,规范了设计管理工作,从源头保障项目“高起点”。项目实施倡导“四统筹”,即交通组织方案、供电设计方案、施工组织方案、管线综合设计同步开展,极大地提高了工程建设效率。
严格制度落实,不断强化过程管理。坚持“三抓”制度,即抓项目经理、抓项目总监、抓公司总部,建立与公司总部定期对接机制,严查项目经理、项目总监在岗在位和履约情况,开展优秀项目经理评选活动,调动项目经理、项目总监抓工程管理的主动性和责任心。坚持项目约谈制度,全年累计约谈中标单位企业法人近百人次,组织赴中标单位总部考察20余次,有效促进了现场管理。严格执行《市重点局项目建设预警暂行规定》,全年发出项目预警函21份,对预警项目的进度、质量、安全、农民工工资管理等方面发出预警,要求被预警单位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严格落实工程建设资金托管制度,全年入账托管建设资金约78亿元,支付工程建设资金67亿元,办理农民工工资卡11071张,通过工资卡发放农民工工资约11亿元。
严谨技术创新,不断优化施工手段。立足项目建设,大力推进技术创新,2019年共有在研课题4个。规范落实市重点局《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暂行规定》、《房建工程材料、设备质量管理暂行规定》等制度,强化工程质量检测、材料设备管理,确保项目建设质量。推进智慧工地建设,推广应用BIM技术,繁华大道与集贤路互通立交二期、裕溪路一二标、合肥工大智能院、合肥市公共卫生管理中心等项目均采用BIM技术,建成智慧工地监控中心,实现可视化、信息化、系统化、精细化管理。
严控质量安全,不断提高监管力度。坚持质量安全零容忍,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严管重罚,坚决查处各类违规违法行为,切实把质量安全监管落到实处。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第三方巡查,全年组织巡查3213次;组织开展塔吊等大型机械设备、防汛等专项巡查13次,发出专项通报11份,对施工、监理单位起到了强大的震慑作用。积极开展第三方消防检测咨询服务,对消防图纸进行专业审查,对在建工程进行专项巡查,全年累计专项巡查878次。
严抓“诚信建设”,深入推进工程建设监管联动。不断完善市重点局工程建设管理全过程信用信息公开事项,并纳入合肥市创建信用城市建设信息公开目录统一发布。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管理“黑名单”制度,联合市建设局、市公管局等对参建单位存在违反建设程序、招投标规则、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管理不到位、拖欠农民工工资、合同履行情况不良等行为,在招投标方面上给予限制,实行联合惩戒。
两手齐抓 掀起项目建设新高潮
今年2月,在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的关心支持和有力协调下,市重点局量子创新院项目幕墙施工需要的大量材料顺利由湖北武汉运输至项目现场和加工厂,有力保障了量子创新院建设顺利推进。
量子创新院建设只是市重点局“两手抓”的一个缩影。面对疫情,市重点局成立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分工明确、指挥有力的疫情防控指挥体系,既做好疫情防控的指挥协调工作,又做好项目复工复产的协调调度工作,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复工复产。督导各项目现场成立疫情防控小组,项目经理、项目总监等管理人员在防控小组中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严格落实施工现场疫情防控的组织和管理,为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如建立项目联络员制度,各项目处对复工项目安排专人负责联络工作,收集复工项目防疫及复工复产情况,并及时汇总上报,确保防疫工作及复工复产信息畅通,为全局工作做好决策部署。对复工复产需求较大的口罩等防疫物资,坚持每日需求汇总,积极帮助解决。在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关心和协调下,该局分别于3月7日、9日采购了约4万只一次性口罩,保障了20多个项目口罩需求,有力推进项目顺利复工复产。
疫情一来,问题不少:防疫物资紧张,渣土外运受限,劳务人员住宿难,五金材料供应不足等。但应对举措也不少:继续鼓励企业复工、激励工人返岗,缓解劳务人员流失问题;推广采用核酸检测方法排查返岗人员健康状况;加快商混站、水稳站、沥青站等建材生产企业复工审批,确保建材供应及时充足;落实渣土运输保障措施;在防疫物资方面继续给予支持。
据统计,一季度,市重点局共承担各类在建及新开工建设项目79项,总建筑面积420万平方米,道路长度66公里,概算投资521亿元,一季度完成产值投资约11亿元。
同时间赛跑、同历史并进。进入二季度,市重点局围绕“三抓”“三稳”确保在建项目有序推进,强力推进二季度新开工项目,细致谋划拟开工项目,精细化管理,力争把因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二季度拟开工各类项目共计11项,其中道路4项,总长14.8公里,如广德路(长江东路-巢湖南路)、畅通二环(合武铁路-当涂路)、习友路(石莲南路-文曲路)等;文教卫体及其他房建类项目7项,总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如中国科大共有物质科学交叉前沿研究中心、地球和空间科学前沿研究中心等项目。
目前,一批省市重点工程正在快速推进,追赶时序。文忠路全线基本完工,计划5月份放行通车。畅通二环北环西段正在实施地面辅道,计划5月底部分放行;市工人文化宫正在进行室内装饰收尾及安装工作,计划5月底完工;工大智能院主体结构已完成,研发中心计划11月完工;量子创新院1号科研楼主体结构已封顶,幕墙施工过半。
天地转,光阴迫,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市重点局将继续全力以赴,努力推进合肥大建设高质量发展!
新闻推荐
本报讯4月26日,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西区、安徽省肿瘤医院院长钱立庭赴休宁县蓝田镇西村、源芳乡万金台村看望...
休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休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