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 文
一缕阳光,洒下一份真情。
一种关怀,点燃一份希望。
提起做首饰加工生意的占国安,在休宁县商山镇知名度很高。一个靠自己辛勤的劳作改变命运,真情反哺乡村的生意人,赢得了邻里乡亲的交口称赞。
“我能走到今天这一步,要感谢政府和邻里乡亲,今天的成就与他们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占国安一边向残疾人介绍着首饰加工的方法,一边向笔者介绍着自己的创业经历。
1991年,只有高中学历的占国安怀着对人生和未来的美好憧憬,踏入社会谋求生活,16岁的他在一个木材加工厂做工。然而,这第一份工作却让他意外失去了手指,给他的人生带来了巨大打击。今后的人生之路该如何去走,这一切在占国安的心中充满了问号,失去手指这也意味着很多工作都将与他无缘……
面对人生变故,占国安没有退缩。2003年,他只身一人来到了浙江义乌打拼,凭借着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勇于担当的过硬素质,得到了身边朋友和客户的一致好评和肯定。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资金后,2009年,占国安创办了“义安饰品加工厂”。
生意的逐渐起色,使占国安有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公益事业。每逢传统节日,他总会回乡看望贫困农户,送去米油棉被等生活必需品。2011年到2016年,他扶贫公益事业遍布了休宁县的璜尖、源芳、龙田、商山、五城、万安和祁门县的平里、渚口,以及歙县的上丰等地。
为了帮助贫困居民和残疾人实现自给自足,占国安在休宁县办起了“义安饰品加工厂分厂”,在他的加工厂里看不到身着统一服装的工人,也看不到整齐划一的生产线,工人们有年逾六十的老人、有鲜见世面的家庭妇女,也有腿脚不便或有智力障碍的人。占国安还允许工人们将加工的饰品带回家劳作,等加工好之后再由专人上门收取。为此,不少残疾人摆脱了原先等、靠的生活状态,重新找回了自我价值。
占国安说,扶贫帮扶,不能只是用提供资金的方式帮助其渡过暂时的难关,更重要的是让受助者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让他们重新恢复搏击人生的勇气与能力。这正是给残疾人和贫困户提供“造血功能”的最佳方式。
目前,“义安饰品加工厂”在黄山市15个村镇都安排了生产加工点,参与加工的贫困农户达600多户,每人年收入达8千元到2万元不等。这种扶贫方式,不仅安置了更多的残疾人就业,也为带动当地的居民收入多了一条新的途径。
新闻推荐
11月22日,村民正在休宁县溪口镇碜溪村铁皮石斛基地清除杂草。该村地处新安江源头的深山区,山高林密,生态绝佳。皖乡...
休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休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