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殷元元实习生蔡敏
这是一次技能的交流,这是一次梦想的比拼。
11月22日,小雪。虽然已是寒冬时节,但在由市总工会、市人社局、市经开区管委会联合举办的2018“徽州百工”全市第二届数控车工技能大赛的赛场上,却是一片火热:来自全市三区四县和市经开区的8支队伍24名选手在这里一较高下。
数控车工是运用数控车床进行机械加工的工作,对工人的技能和综合能力要求很高。来自市经开区屯溪高压阀门有限公司的选手胡宝根已经连续两年参加比赛了,去年他凭借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获得了第一名。“再接再厉,能蝉联冠军更好。但名次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比赛,和其他优秀的工人面对面交流,发现自己的不足,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技能和水平。”胡宝根表示。别看胡宝根年纪轻轻,但在数控车床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了七八年,是全公司有名的技术能手,车、铣、镗、钳、磨样样精通,异型零件加工信手拈来。尽管比赛现场轰鸣的机器声和刺耳的切割声此起彼伏,他也丝毫没有被嘈杂的环境影响,仍旧一丝不苟地分析图纸、精准操作数控车床系统。半个小时左右,胡宝根率先完成了比赛作品“下盖”。
“今天很高兴能代表休宁队来参加比赛,希望能发挥应有的实力,争取一个好的成绩。”来自休宁队的周正平是一位有着十多年工作经验的老职工。在现场,他熟练地进行着手头工作,辗转于机床与工作台之间,检查机床、测量比对、加工打磨,认真严谨地对待这次比赛。“我们从学校毕业就到车间里工作,加工的零件杂、精度高,能学到真本事。不学技术的工人不是个好工人。”周正平说道。
结束操作时间到了,选手们陆陆续续完成了比赛。一张张普普通通的图纸“变”成了立体生动的零件。零件精度、加工细节和工艺过程都是裁判考核的标准,确保零件与图纸的误差控制在规定范围以内。此外,大赛还对选手进行理论考试,考核选手的综合职业能力。精细打磨、精益求精,这不仅是对选手职业技术的考核,也是践行工匠精神的重要方面。
据悉,“徽州百工”现已成为黄山市工会工作的品牌。此次举行数控车工技能大赛,不仅推进了相关竞技评比活动深入开展,还能激发全市广大职工爱岗敬业、创新创业活力,全面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建设一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新闻推荐
□记者汪悦晨刊讯11月13日,记者从改革开放40周年休宁县文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休宁县状元博物馆三期工程目...
休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休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