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日葵 文/摄
两撇八字胡,一件蓝印花布上衣,一担馄饨挑子……许多屯溪人对他都不陌生,他是屯溪老街上的名人,也是网上红人,他叫汪自立,品牌汪一挑,公司名称汪一挑餐饮有限公司。
汪自立的馄饨挑,不仅见证了一名70后青年酸甜苦辣的拼搏人生,也见证了改革开放黄山旅游经济的蓬勃发展。
70后的汪自立是休宁人,高中毕业后做过油漆工,当过代课老师,还去过广东、浙江打工。“1995年,我和村里4人一起去深圳时,懵里懵懂地到了一家电子厂,说是包吃包住,结果只招女工,因为没钱回家,只好硬着头皮到处找工打。”2018年9月28日,说起23年前的糗事,汪自立感慨万千:“那时候真穷,冰砖2毛钱一根,只能两人合买一根吃。”
卖馄饨,汪自立说这是意外的人生航向。因为父亲是个馄饨挑,被人看不起,自己曾发誓不干这一行。确实,汪自立凭着聪明的头脑壳,在深圳一家公司干了不到半个月就当上了主管。本来,如果一直这么干下去,汪自立前程似锦。可好景不长,他的直接主管此后被查。他和一班中层干部受牵连,纷纷遭弃用。自尊心极强的汪自立干脆离开那家企业,回到家乡。
2000年,汪自立有了小孩,家庭负担顿增。思来想去,一时未找到合适事做的汪自立把目光瞄向了父亲的馄饨挑。屯溪旅游日兴,在休宁五城卖馄饨挣钱少,不妨到屯溪老街试试。
老街是旅游景点,中外游客多,如何吸引人?传统的、有徽州味的元素或是“动情点”。于是乎,汪自立修整了八字胡,裁制蓝花布衣服和角旗,去五城街把父亲的老馄饨挑担到屯溪街。2000年5月1日,屯溪老街多出一道流动的风景——汪一挑馄饨。
前几年,生意一般,一担百把斤重的挑子,一天十几二十里的路程,1.5元一碗的馄饨,一天多则十几碗、少则打空手的馄饨生意,挣钱不多,人很辛苦,偶尔还受人白眼,这样一直干到2005年,汪一挑打算放弃。
伴随黄山旅游升温,屯溪老街上的游客越来越多,他的馄饨生意也渐渐好了起来。而他那颇有徽州传统特色文化的挑子不但成为老街游客追逐的亮点,也成了中外媒体眼中的新闻。法国前总统德斯坦,演员林青霞、汪涵、何炅等中外名人的光顾,无形中帮汪一挑做了宣传。同时,中央电视台、新民晚报等多家媒体的报道,进一步扩大了汪一挑的品牌知名度。
2009年,屯溪区文明创建加大店外店和流动摊点的整治,4月26日,汪一挑放下挑子,开始坐店经营。由走到坐,由动到静,汪一挑的经营理念也没有停滞不前,一个基本原则是质量,诚信和责任是两个基本点。从汪一挑老街旗舰店,到呈坎直营店、西递直营店和产品配送中心,汪一挑把一碗小小的馄饨做成徽州名小吃。“不吃汪一挑,白走老街这一遭”,逛老街的游客多会到他的馄饨店吃碗馄饨,馄饨店的年接待客流量达15万人次,职工近20人。
“我想要的,不只是钱。”采访中,汪自立坦言,自己想要的是一碗健康的馄饨,一碗有徽州味的馄饨。
新闻推荐
为进一步规范机动车驾驶人安全驾驶行为,降低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和道路的拥堵度,休宁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根据《中华...
休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休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