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欣 项向国
2016年7月26日,休宁县流口镇流口村结合全国第一个跨省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首创“垃圾兑换超市”。目前,该县垃圾兑换超市已达到15家。这一做法卓有成效,非常接地气,其经验值得新安江流域广大乡村学习借鉴。
一、流口镇“垃圾兑换超市”经营模式
流口镇位于皖赣交界处率水山麓,是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三江源头,源头生态保护不仅关乎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安全,同时也对其流域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垃圾兑换超市的设立,既是推进全域环境整治,发展全域旅游经济的需要,同时又是流口镇主动承担源头保护责任、落实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的具体体现。
该镇通过推行农村工作“村为主”机制,落实村干部坐班制度,将垃圾兑换超市和便民服务站相结合,村两委成为垃圾兑换超市的管理者和服务者。垃圾兑换超市定于每周二运营,村民将收集的垃圾送至超市,按规定兑换标准在超市自主选择所需的生活用品。坐班的村干部不仅要负责回收垃圾登记和生活物品兑换,还要做好垃圾分类处理。可回收部分由废品回收中心按价回收,不可回收部分由村保洁员转运至垃圾处理中心进行无害化处理。
二、“垃圾兑换超市”的推广及成效
休宁县以打造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契机,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全域环境整治、脱贫攻坚等工作,全县推广“垃圾兑换超市”做法,实行“县统筹镇出资村管理”模式,通过“以物易物”,让村民得实惠、转观念、见行动,推动形成“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转、县市处理”的垃圾处理全过程生态链条,逐步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三化”目标。
1.以垃圾兑换为中心,明确工作重点。一是兑换瞄准“分类”。通过发放《致村民的一封信》和在村组公开栏张贴公告等方式,加大宣传垃圾分类回收知识和重要意义;组织县环保、住建等部门技术人员到相关乡镇开展垃圾分类指导培训,上门做好垃圾及时兑换温馨提示,提高村民垃圾分类水平。二是兑换围绕“实惠”。可兑换垃圾以矿泉水瓶、烟蒂、塑料袋等易收集垃圾为主,兑换物以“食盐、黄酒、牙刷、肥皂”等生活必需品为主,采取“10个矿泉水瓶兑换一包黄酒”等合适兑换标准,降低村民兑换难度。三是兑换聚焦“重点”。由于旧电池、农药包装物等垃圾对源头地区土壤和水环境污染危害大,该县在标准制定上,大幅度提高废旧电池、农药包装物等高污染物兑换价格。比如,旧电池5节或农药包装物10个即可兑换一包食盐。
2.以垃圾处理为重点,明确工作方向。一是集中化处置。通过兑换,回收垃圾集中存放在指定地点,由乡村保洁员进行归类和整理,并建立回收物资处置流程和管理台账,提高回收垃圾处置准确率。二是市场化运作。对可回收垃圾,如废铁、矿泉水瓶、纸壳等,依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与县废旧商品分拣中心和35个回收站点达成协议,安排收购站点工作人员到场以市场价进行回收,运往分拣中心进一步分拣利用;对不可回收垃圾,由保洁公司转运至乡镇垃圾焚烧炉或县级垃圾处理中心进行处置。三是资源化利用。依托黄山市正在建设的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工程项目,该县已着手在流口等地建立垃圾压缩站点,待项目启用后将可燃垃圾统一运往综合处理站用于发电。四是流程化运转。明确垃圾分类的最终目的是垃圾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通过“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转、县市处理”的垃圾处理全过程生态链条,真正形成可复制的流程化运转模式。该县下步将全面推广该模式,做到153个村全覆盖。
3.以日常管理为核心,明确工作机制。一是制度化管理。出台垃圾兑换超市服务公约、兑换商品具体明细办法等制度,并上墙公开公示,细化设置兑换品种、规格、数量、计量办法,规范进货及供货台账等,方便村民了解和监督。二是规范化管理。每周二、周四定为垃圾兑换日,结合村干部坐班制,日常管理工作由每个村当日坐班干部负责开展垃圾登记和物品兑换,镇财政所工作人员定期对垃圾超市物品进行盘点补充,日常接受村委会及村监会的共同管理监督。三是“积分制”管理。为前来兑换商品的村民建立“绿色账户”,将垃圾兑换量、门前三包、参与环境整治活动等情况纳入“绿色账户”积分,并依据积分情况评选季度、年度“环保之星”,给予一定实物奖励,提升村民参与积极性。四是服务式管理。村“两委”干部负责“垃圾兑换超市”日常运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同群众面对面交流沟通,一方面,可以主动了解群众诉求,有效解决群众困难;另一方面,及时听取群众建议,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同时结合日前开展的坐班走访制度,代为办理审批事项,积极调处矛盾纠纷,增强服务意识,激发服务热情,提升服务水平。
4.以长效运营为基础,明确工作支撑。据测算,每个垃圾兑换超市平均月采购额1130元,出售废弃物收入为每月150元,每月净亏1000元左右,为化解资金盈亏不对等问题,该县从多渠道弥补资金不足问题。一是政府补助为主。整合一部分新安江保护基金、美丽乡村建设、农村清洁工程、脱贫攻坚等项目资金,计划每个站点每年投入8000-12000元补贴超市运行。二是社会资助为辅。按照“谁获益谁投入”原则,引导一些公司向垃圾超市注资,实现“生态经济反哺生态环境”;主动对接新安源六股尖水环境保护基金会等社会组织,为垃圾兑换超市提供兑换物品等物资。三是集体投入补充。对于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村,由村集体支付一定费用进行补充,如,板桥乡板桥村,村集体每年投入4000元用于垃圾超市日常运转。四是效益产出添补。依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将废铁、矿泉水瓶等可用垃圾进行出售。整合资源,在各“垃圾兑换超市”设立扶贫e站,收购绿色农产品统一包装、统一标示进行网上售卖,实现反哺效应。
5.以发挥效益为根本,明确工作目标。一是生态效益。目前该县已在流口、鹤城、汪村等地建立该类超市15个。以流口镇流口村“垃圾兑换超市”为例,截至2017年3月7日,共回收塑料瓶(大小合计)238981个,易拉罐19832个,塑料袋14050只,香烟壳12868个,烟蒂348杯。农户累计兑换肥皂2489块,牙刷1101支,黄酒1339包,洗洁精1154瓶,碘盐2517包,鸡精1105包,牙膏567支,共计投入24661.5元,回收处理物品1682元。通过实施该项目,有效减少了农药、重金属和白色污染。二是扶贫效益。通过整合垃圾兑换超市平台资源,在各超市均设立扶贫e站、土特产展销柜台,收购当地贫困户绿色农产品,统一标识包装在展示柜销售,销售利润一部分用于补贴超市物品采购,一部分用于补贴贫困户,增加贫困户收入。三是经济效益。据估算,平均每个超市收集垃圾效率相当于3名农村保洁员工作成效,而只需投入1名保洁员的费用,实现“花小钱办大事”目标。四是社会效益。该县在新安江源头流口地区先行先试、逐步推广,通过“垃圾兑换商品”办法,让村民主动参与垃圾回收处置,实现村民从“要我收集”到“我要收集”的转变、从“要我分类”到“我要分类”的转变。该项工作的开展,将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到呵护新安江源头的行动中来。
当前,休宁县紧紧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紧扣“生态立县”目标,全面开展守护青山、守护碧水、守护蓝天、守护净土、美化城乡、创建文明“六大行动”,努力在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上当先锋、作示范。
新闻推荐
□程国伟杨存晨刊讯针对目前高温天气,休宁县税务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应对高温考验。该局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每天...
休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休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