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模吴笑梅/作□ 陈平民
曹吴刘叶,是休城四大古姓氏。明代成书的《新安名族志》在叶姓“休宁南街”条介绍叶姓迁徙源流之后说:“父老凡称世族,则曰‘未有休宁县,先有曹吴刘叶。\’此盖相传古语云。”元代诗人和诗论家歙人方回也早说过:“可为吾郡之诗祖,当南唐休邑称曹吴刘叶四大家”。他是在评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曹汝弼及其作品时,说这个话的,他所说的南唐时期可为新安郡诗祖的“曹吴刘叶四大家”,各有哪些代表人物?他们各有何文学成就?笔者就近时研读有关谱牒所得资料撰集文字,以就教于对新安文学有研究的专家学者。
一
首先谈曹氏。这曹氏,是指南唐至北宋间著名的隐逸诗人曹汝弼。
曹汝弼之曹称休宁曹,始迁祖为曹尚贤(字文质),汉初名相曹参之后,唐末为避兵乱由山东青州益都县仁陟乡洱水里迁居歙州海阳县(今休宁县),卜居南门宣仁巷。休宁曹氏第五世有仁祚、仁嗣、仁祯三支,称上、中、下三宅。中支传数代之后便无传,上下两支则分别在休宁蕃衍,并向徽州其他五邑和域外播迁。曹汝贤为仁祚次子,曹尚贤第六世孙。
曹汝弼(951—1016),字梦得,自号松萝山人,北宋时休宁南街人。少时从学于南唐状元歙人舒雅之门,博览群籍,以经术德义高蹈乡里,工诗篇,精篆隶。
曹汝弼与北宋著名隐逸诗人林逋、魏野交契。林逋,字君复,号和靖,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性孤高,喜恬淡,勿趋荣利,终生不仕亦不娶,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西湖,结庐孤山。他好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魏野,字仲先,号草堂居士,祖籍蜀地,迁于陕州(今河南陕县)。其诗效法姚合贾岛,苦力求工,诗风清淡朴实。他世代为农,一生清贫,却又不随波逐流,为后人称道,代表作有《寻隐者不遇》等。曹汝弼与这样的隐逸诗仙交契,其人品节可见,作品风格亦可见也。
据史料记载,曹汝弼著有《海宁诗集》行世,以文学名世的舒雄(端拱二年即989年榜眼,舒雅之弟)为其作序,称其诗文“体致高远,有王右丞、孟处士风骨”,又说:“近世诗人之作,多蹈轻巧雕刻,大丧风雅。梦得之诗,立意措辞以平淡雅正为本,浑金璞玉,得其自然,深入到古人之趣也”。舒雄所说的“王右丞”指王维,“孟处士”指孟浩然。孟浩然一生没有功名,只在张九龄荆州幕下作过清客,以布衣终老,但他却是高才之人。张祜有《题孟处士宅》五绝:“高才何必贵,下位不妨贤。孟简虽持节,襄阳属浩然。”
为曹汝弼诗集作序者,继舒雄之后,宋代名臣歙人俞献可亦为序,休宁县宰葛胜仲为跋,称曹诗“句法隽逸,属辞精深,每慨以之,恨不及见其人也”。宋绍定年间,曹氏后人再次刊印《海阳诗集》,当朝名臣休宁汊口人程珌又为作序。方回于元至元年间对曹汝弼诗进行评论,称曹汝弼“可为吾郡之诗祖,当南唐时,休邑称曹、吴、刘、叶四大家,而曹为先者”。
曹汝弼因子曹矩贵赠殿中丞职方员外,后人称他为“曹殿中丞”或“曹职方”。
二
再谈吴氏。这吴氏是指新安文学史上著名的唐代文学家吴少微及唐宋时期的后人。
吴少微(659—743),又名远,字仲芳,又字仲材,号邃谷,唐武则天长安元年(701)进士,初任晋阳(治今山西太原)县尉,当时文坛崇向南朝浮靡文风,人们撰文赋诗均仿“徐庾体”(徐陵和庾信)为正宗,文辞华丽而骨气不振。他与武功(今陕西眉县)人富嘉谟同官,相友善,共同倡导为文以经典为本,从而使文体为之一变,时人称为“吴富体”。吴少微以文名卓著,与同任太原主薄的魏郡人谷倚、富嘉谟三人合称为“北京三杰”。
唐中宗李显神龙元年(705),吴少微升任左台监察御史,任职期间遵循礼法,勤恳敬业,秉公办案,曾受唐睿宗皇帝李旦亲笔嘉勉。吴少微著有《吴少微集》十卷,《全唐诗》收其诗六首。
吴少微之子吴巩,能承家学,亦负文名,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年间(713—741),吴巩官中书舍人。正是这个吴巩将家由歙县徙居休宁石舌山,因他以道德文章闻名于时,被人誉为“人中凤凰”,遂将石舌山改名凤凰山,改莲池为凤凰池。
南唐时(937—961),一个名叫吴子明的吴少微后人,由休宁石舌山“去市从乡,离冲就僻,徙商山居焉”,当时的商山“有赤山蓝水之胜”。北宋开国(960年)不久,商山便出现了“文教聿兴,礼陶乐和,科第郁起”的盛况。元代文学家方回所说的“吴”,显然是指左台吴氏少微公及其后人。
吴少微后人吴子明迁商山的最初几代,以经商致富,使当地得到开发。绍兴十二年(1142),吴子明六世孙吴授高中进士,授官教授,他是吴少微后人南迁商山的第一个进士。
宋时休宁商山人吴儆和他的哥哥吴俯,文名极盛,与文豪四川眉山人苏老泉(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齐名,时人呼曰“眉山三苏,江东二吴”。“二吴”之父吴舜选,字次皋,因子贵被授奉议郎,人称“奉议公”。与朱夫子同时代的通儒休宁人程大昌有个侄子叫程卓,他曾为吴儆所作《行状》说:“公之没也,奉议公已九十”。由此推算,吴舜选约生于北宋哲宗元祐九年(1094)。《休宁名族志》上说他“客闽时,广商遗一帕,囊中有金牌十枚,追莫之及。”吴舜选拾得后,多方寻找失主,终于将金牌归还广商。失主为酬谢他,送他银两,他坚辞不受。“踰年,商为之感泣不受,公力却之,乃为公施于佛刹。”看来,吴舜选是经商出身。所谓“客闽”,就是经商福建。《全宋词》收入吴舜选词作一首,这首词的词牌名为《蓦山溪》,词曰:
园林何有,修竹摇苍翠。春到小桃蹊,看绿满、一池春水。花开日暖,儿侄竞追随,挑野蔌,网溪鱼,有酒多且旨。
去来聚散,无必亦无意。说地或谈天,更休问、语言粗细。谁强谁弱,谁是又谁非,过去事,未来事,一枕腾腾睡。
这首词原附吴儆《竹洲词》内,唐圭璋编纂由中华书局1999年第一版《全宋词》将这首词单独列出。这首词不失为一篇雅俗共赏之作,非一般功力所能为。这个生活在北宋与南宋嬗递之初的生意场中人,并不是一般大字不识的小商小贩,而是颇通文翰的儒贾。出身徽商世家的明代文学家汪道昆称有一定文化底蕴的儒商为“左贾右儒”,或“左儒右贾”。二吴之父吴舜选就是这样的人。
三
再说说刘氏。研读明嘉靖三十年(1551)成书的《新安名族志》和明天启间刊行的《休宁名族志》,再参证明嘉靖年三十七年编纂行世的《休宁邑前刘氏族谱》,可知休宁“邑前刘氏”始迁祖为刘依仁。
这个刘依仁(872—944),原为彭城人,名翀,字依仁,以字行。南宋大臣乔行简为作《唐翰林学士承旨刘公墓碑》,言刘依仁曾祖刘于曾官扬州都督,祖父刘沼为齐国公,谥“文庄”,父亲刘楚为沛国公,谥“忠简”。刘依仁禀性秀朗,体貌凝重,天资颖悟,博通坟籍与经史百家,英发淹贯,为文雄浑,文藻炳焕,为魁士名流。唐乾宁间中举进士,初授秘书郎,擢翰林学士,承旨应制视草,领袖词苑,颇受昭宗孝晔宠眷。又以通练法律,署大理寺卿,掌管刑狱。
唐朝末年,黄巢起义爆发后,国是日非,宦官擅权,藩镇割据,刘依仁一再上抗疏论事,因无果遂以病请求身退,敕为持节江南宣歙池三州观察使。
同中原诸多南迁新安(徽州)的世家大族一样,唐朝末年,为避兵乱,刘氏亦卜居休宁。后梁朝廷曾有意召用他,他却以病辞,卜居海阳(休宁)县治之前,从此角巾藜杖,啸傲山林。因成休宁“邑前刘氏”鼻祖。明版休宁《邑前刘氏族谱》刊行之年,“邑前刘氏”在休宁已蕃衍了20多代人,正如明《休宁邑前刘氏族谱》首序(陈有守撰)所言:“休宁邑前刘氏肇迁于李唐,继著于赵宋,蔓延于胜国,绵亘于明时,以承传则二十余世,以越历则七百余年以蕃衍则六千余指,衣冠华胄,贤豪挺生,亢宗兴家,后继相望。”
明天启间成书的《休宁名族志》列名族52个,休宁“邑前刘氏”名列第29位。再查《新安名族志》,同时参证《休宁邑前刘氏宗谱》可知,刘依仁之子刘澄(891—968),是唐宋之间著名的文学家。刘澄字德清,“少时从(父亲)宦京国,严事馆阁诸公参订经学词章,越有名称,擢第释褐,授四门博士,迁谏议大夫,进国子司业,雅以师道自持,汲引后学”,时人评曰“司业俊英,亢宗德清”。宋初进士休宁旌雄人汪雄图在《国子司业刘公墓碣铭》中也称刘澄“以文藻冠绝一时”。刘澄晚年引退,“卧于家修辑谱乘,以五经启迪子孙”。刘澄的长子叫刘戢(923—987),字国安,以贤良方正策对擢第,宋太平兴国间任九江太守,“廉访民瘼,存心经济”;刘戢次子刘端,宋熙宁中为四川提举司茶马司,以清官著称。
《新安名族志》《休宁名族志》介绍休宁“邑前刘氏”都提到一个叫刘宇的人,称他在南宋“建炎间以文学鸣世”。休宁“邑前刘氏”宗族中确有一个刘宇,他是刘依仁的第十世裔孙,字太虚,号翠蓬,生于宋宁宗嘉泰二年(1202),卒于宋端宗景炎三年(1278),享寿七十七。有关史料称他“博涉经史,以词章擅名,修辑家乘,隐遯不仕,所著有《翠蓬集》,郡邑志之”。看来,他以文学鸣世,并非在南宋高宗建炎年间,而是在宋末元初。这一时期,文学家方虚谷还在世。与刘宇同辈的刘应辰(1216—1297),字时可,也是一个“负志笃学”之人,做过苏州府教授,著有《平斋稿》行世。
元末明初,休宁“邑前刘氏”宗族中还出过一位很有文学天赋和造诣的人,他叫刘玹保。《休宁邑前刘氏族谱》说他“性资聪敏,笃志博学,游乡先生翰林朱学士之门,攻古文,尤长词赋。以兵乱避地巴庄,训迪乡塾,尚志林隐”。这里提到的“乡先生翰林朱学士”是指明初大学士休宁回溪人朱升。刘玹保生于元至正甲申(1344)三月三十日,死于明洪武庚午(1390)正月十九日,享年四十七,可谓英年早逝。方回是不可能见到这个人的。朱升比刘玹保早离世整整二十年,而明嘉靖版《休宁邑前刘氏族谱》中竟有一篇以朱升名义为刘玹保所作的题为《刘子仲彰墓志铭》,仲彰即玹保,显而易见,这是一篇假朱升之名的膺品。
四
最后说说叶氏。
休宁叶氏以汉太尉叶尤为鼻祖。
据《休宁名族志》记载,叶尤八世孙叶望,汉建安二年(197)渡江,居丹阳之句容(今苏南地区),又六世曰叶续,在两晋为官,任行军都统,“秉钺江南,遂家于歙,是为迁徽始祖”。唐末,叶续16世孙叶斯韶,为避黄巢兵乱居黄墩,后徙休宁。叶斯韶再传14世有叶修。叶修(1197—1255),字永夫,是南宋时期人,生而颖敏,超悟不凡。在南宋担任过户部侍郎、被宋理宗称为“治行甚美”黟县人汪纲,遇叶修,“一见奇之,择妻以孙女”。二十岁时,叶修领乡荐,以特奏赐浙江诸暨县尉,后任江西龙兴省提举。死后,理宗赐有御譛。叶修之子叶森,少饶胆气,遇事敢为,曾入太学,在同窗148人中出类拔萃,后深得朝廷重用。
据《休宁名族志》记载可知,叶修之孙、叶森之子叶芳春,可是一个文学天赋极高的人,“自幼矫健,志向迈群,有文学”。方回的文学视野中至少有这个人。南宋末年,文坛上有个谢枋得(1226—1289),其字君直,号迭山,别号依斋,信州弋阳(今江西上饶市弋阳县)人,他是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诗文豪迈奇绝,自成一家。他担任六部侍郎,聪明过人,文章奇绝,学通六经,淹贯百家,曾带领义军在江东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殉国,用生命和行动谱写了爱国的壮丽诗篇。正是这个谢枋得,他在提刑江东时,将太学生叶芳春荐任为江西新淦县(今新干县)主薄。他在新凎任上,深受谢枋得影响,也曾募义兵响应李汉英等抗元,后不克,遂与祖籍处州松阳(今属浙江)的南宋著名词人叶梦得(1077—1148)之曾孙叶岠(同寅)得会家谱,方知休宁叶氏与鼎鼎有名的石林居士叶梦得先生同宗,“知徽、衢、严、处、闽、楚、三吴皆为同源”。
叶芳春生有二子,长子叶瑞(字仲珪),次子叶龙(字仲翔),兄弟二人,享誉士林。据传叶龙生而慧悟,六岁能掇句。两兄弟少时从学于元代理学名儒、著名教育家陈定宇先生(名栎,休西陈村人),深得器重。叶龙曾受荐出任青阳教谕。元代名儒福建莆田人陈旅(1288—1343年,字众仲),曾评论叶氏兄弟:“自成均出董学事,窃有志于斯文,某者生于朱文公之邦,学有源流,敦朴而温文,豁达而缜密,学足以成其才,才足以行所学,真有以兴起儒道。”叶龙著有《易经正旨》《五伦全注》《家规十二条》等,《徽州府志》和《休宁县志》对叶氏兄弟有记载。叶氏兄弟二人与方回同时代,他们的人品与文学才华当为方回所赏识。
休宁南门为休宁叶氏的祖居地,据传有《南门总志》。休宁叶氏在本邑的主要播迁地有画锦(休城中市)、安歧(汪祁)、龙山(后山)、龙田、朱村、南川(下水南)、星洲、叶祈、查塘、陪郭、叶村、闵口、山头、藕河池、休城南街、北街、西街、叶坦、千山、泉水塘、高梯山、张村、大塘前、西园、江山、古周岭、溪坑、大路街、西岸、溪口、五城,以及今属屯溪区的东湖、叶祈、下林塘、等地。
新闻推荐
本报讯7月18日,市政协副主席、市总工会主席胡宁带队,先后来到中心城区新安江延伸段、休宁县高速·黄山横江府项目桩基...
休宁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休宁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