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休宁新闻 > 正文

对一位捐遗体老人的临终关怀

来源:黄山晨刊 2018-07-04 07:29   https://www.yybnet.net/

□ 记者 许晟

汪承栋老人走了,带着几分满足,安静地离开人世。

6月28日下午,老人临终时,守在身边的除老伴和儿子外还有一群身穿红马甲的红十字志愿者。

不设灵堂,不烧纸钱,捐献遗体,捐献角膜。身前,老人以一种迥异于村邻的方式安排自己的后事。

大爱结缘红十字

2014年,汪老和老伴汪助月一起填写登记表,志愿身后捐献遗体和角膜,成为遗体(角膜)捐献志愿者。那年,汪老80岁。在休宁县商山镇芳干村,老人挑战旧俗、回报社会的大爱广为传谈。

近年,随着城市文明不断提升,黄山市遗体、角膜、器官捐献志愿者越来越多。2017年春节前,市红十字会首次开展“三献”走访慰问活动,集中宣传一批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及遗体、角膜、器官捐献志愿者。1年后,“三献”走访慰问活动在黄山市各区县红十字会推进,作为一名遗体(角膜)捐献志愿者,汪老走进红十字志愿者的视线。

1月31日,休宁县红十字会组织红十字志愿者走访慰问汪老,并为老人送去“温暖家庭箱”,内有米、面、油、衣物、大礼包等慰问品。彼时,汪老因病卧床已有2个多月。汪助月老人不离不弃,一直在床前服侍。因患类风湿关节炎,她的手指关节肿得厉害。

老两口生活艰难,让红十字志愿者感触万千。“老人住的房子四边漏风。”初次走进汪老家中的情形,王洪秀记忆犹新。王洪秀是“博爱休宁”红十字志愿服务队队长,当时,她穿着厚实的羽绒服,外面套着红十字马甲,但仍觉屋里寒气逼人。

问了老人生活情况,还有什么困难要解决,王洪秀和姚军花、程志峰、方建军等红十字志愿者凑了几百块钱,一把塞给汪老。

亲如一家的关爱

2月12日,方建军再次走进汪老家,同样是春节前慰问,来送“温暖慰问箱”。这次,他带来队友——市红十字应急救援服务队的志愿者。

“这个家庭需要帮助。”临行前,方建军留下自己手机号码。那时,一个长期关爱汪老的念头突然冒出。一商量,王洪秀、姚军花和程志峰同声说好。姚军花、程志峰是市红十字“三献”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和王洪秀、方建军来自3支不同的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但为了一位卧病在床的陌生老人走得更紧密。“在老人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将尽己所能,让老人感受红十字的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王洪秀说。

转眼进入雨季,汪老过得怎样?病好了没?能不能下床走动了?房子会不会漏水?这些让几名红十字志愿者牵肠挂肚。5月31日,王洪秀带着伙伴又来了。这一次,厚厚的羽绒服换成凉爽的夏装,但一身红十字红马甲鲜红依旧。

放下米面和水果,志愿者们说得最多的还是那句关切的话: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这群不再陌生的热心人以亲如家人的耐心和热情一点点融化老人的心。

轮椅的爱心接力

这次见面,在老伴长达半年的精心照料下,汪老已能扶着床沿和桌椅,站起来慢慢走一会儿。但要想搀扶着老伴去外面走走,汪助月老人力不从心。

“要是有个轮椅,我就可以推着老头子出去晒晒太阳了。别的我们什么都不需要,我们是自愿捐献角膜遗体的,不能给你们添麻烦。”汪助月老人吞吞吐吐,说出心里话。

弄一辆轮椅来,平时可以出门呼吸新鲜空气,也许病情会好得更快。“如果您家里有闲置的轮椅,如果您能捐献轮椅,请跟我联系,我们将转达或者陪同您一起为老人送去一份温暖。”当晚,程志峰在朋友圈发出微信。不断转发中,关注的人越来越多,有人表达捐赠闲置轮椅,也有人表示捐款购置轮椅。

“你之前说你那轮椅要捐给需要的人,现在是否还有这个意愿?”6月2日凌晨5点,市红十字人道传播志愿服务队志愿者汪云仙看到微信,立即给远在苏州的同学发信息。从歙县搬到岩寺,从岩寺运到屯溪,从屯溪送到汪老家中,围着一辆轮椅,程志峰、姚军花和王洪秀完成一场爱心接力跑。

下午,汪老家门口的水泥坦上多了一辆几乎全新轮椅。往前,后退,转弯,停稳……王洪秀坐在轮椅上,一遍遍示范,教汪助月老人如何安全操作。

接了两个电话后

一晃,又是大半个月过去了。

(下转第2版)(上接第1版)6月23下午1点多钟,正在江西景德镇出差的方建军突然接到电话,是汪助月老人打来的。她说:“老头子有点吵,你们能不能来看看?”下午3点多钟,电话再次响起,还是汪助月老人打来的,说汪老背上生疮了,能不能帮忙买点药过去。

“接连来了2个电话,我感觉到问题可能有点严重。”方建军说。由于无法及时赶回,当晚,他把汪老情况告诉王洪秀,让她帮忙买点药带过去。6月23日晚上,“汪承栋老人关爱群”微信群建起来。群主是王洪秀,她把姚军花、程志峰、方建国拉进群,方便及时联系。王洪秀认为,汪老可能因长期卧床,卫生跟不上,才长了褥疮。接下来,可能还要气垫床,“平面的没用,要波浪形的,透气。”

“当年,我母亲也得过褥疮,我买药给她看好了。”王洪秀想起逝去的母亲,想到屯溪的一家诊所,便让家住屯溪的姚军花去看看,有没有合适的药。

四天换了四次药

6月24日6点40分,姚军花赶到诊所门口。事前,她听说来这看病要早点排队,不料这一站就是近2个小时,才等到诊所开门。

下午,王洪秀、姚军花和程志峰安排好各自事务,带上药和医嘱,集合后驱车来到汪老家中。第一次换药,掀开盖被,各种异味混杂,令人犯恶心。但几名志愿者全然不顾,如同对待亲人一样,翻身,检查,消毒,上药,放上敷料……

6月26日下午,换药的第3天,这群红十字红马甲又来了。老人因食道反流,无法说话,却几度努力,想要表达什么。程志峰摆摆手,示意已明白,老人这才安歇。

6月27日的换药,由于程志峰下午有事,无法脱身,改在上午进行。这天,王洪秀上网买的防褥疮圈已到货,她把自己参加无偿献血获赠的小电风扇也一并带去送给汪老,幸好没出现大面积褥疮。经过连续几天定期换药,汪老背部的伤口开始收口,这让志愿者们看到希望。

但汪老不能吃,只能喝点粥水,吃了还吐。要不要送老人去医院?几名志愿者忧心忡忡,纠结不已。“我们能做的,就是每天去给他换药、上药。”王洪秀说,“我们会支持到底,让他走得有尊严,舒服一点。”

陪着走最后一程

第5次换药,约在6月28日下午。为了此行,程志峰专门买了一台便携式收音机,好让终日卧床不起的汪老排遣寂寞。然而还没等到下午,汪助月就打来电话,说老伴催她给志愿者打电话。电话中,能听出一丝不祥。

王洪秀、姚军花、程志峰等几名志愿者很快赶到汪老家中,试了试收音机,贴在老人耳边,汪老眼神中流露出几许满足,也有一些不舍。老人走了,闭上眼睛,在志愿者们的呼唤声中走得很安然。

收音机还在床头;床尾,一袋药棉和药品还没用完;防褥疮垫搁在床上;床铺上空的搁板上,一床棉被上印着红十字标志;一台小风扇仍在呼呼作响……“本来是去给汪老换药盒、送收音机的,没想到却陪他走过最后一程。”微信里的王洪秀伤感,却也无奈。

亡讯传开,从屯溪、休宁、徽州区等地陆续来了一批红十字志愿者,还有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帮忙料理后事,送老人最后一程。

开死亡证明,去派出所销户……红十字志愿者们跑东跑西,忙里忙外,只因帮他人重见光明、为医学科研作自己最后一份贡献,是汪老身后最大的愿望。

等角膜摘取和遗体接走还有四五个小时。炎热天气,不利于保存,甚至可能导致汪老捐献失败,无法实现大爱。冰镇瓶装水,冰棒,雪糕……一一提出,又一一被否定。几通电话后,王洪秀终于联系到一家冷库,买来一大袋冰块。得知冰块用途,卖家当即表示无偿提供。

新的故事已开始

夜已深,汪老的遗体被缓慢推出房间,身上覆盖印有红十字标志的旗帜。那一刻,红十字志愿者们集体鞠躬、默哀,向老人致敬。

一双病残的手死死抓住担架护栏,久不松手。王洪秀抱紧无助的汪助月老人,百般劝慰。“老人家真的是不舍,我抱着她的时候,她一身都在抖,就想跟上去、追上去。”王洪秀说,“真的是好心酸、好心痛。”

“汪老虽然已经离去,却把大爱留在人间。致敬汪老,您放心地走吧。我们会一如既往地照顾好奶奶。”这是这群红十字志愿者的共同心声,一个新的故事已经开始。

6月29日下午,姚军花煮了红枣银耳汤,专程从屯溪赶到芳干,给汪助月老人送了一碗,“专车”驾驶员是徽州区红十字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汪佑萍。6月30日上午,王洪秀领着六七名红十字志愿者又来看望汪助月老人了。老人的双手挽在志愿者臂弯里,不尽相同的面孔、同样鲜红的红十字红马甲映在老人身上……

新闻推荐

童心向党迎“七一”

6月24日,休宁县海阳镇萝宁社区举办“童心向党感知艺术走进萝宁”活动。孩子们为现场观众带来了原创情景剧《爱·孝》...

休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休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30年30件大事2018-07-01 01:01
猜你喜欢:
评论:(对一位捐遗体老人的临终关怀)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