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俞 晓
晨刊讯 休宁县渭桥乡全体乡村干部合力同心、汇聚众智,结合当前扶贫政策及渭桥乡实际情况,巧用“加减乘除”法助力脱贫攻坚。
给产业做加法。该乡结合全乡特色产业发展实际,深入推进产业扶贫工作,通过打响油茶、烟叶、竹园、经果等特色种植,助推贫困户发展产业增收致富;引进上前村“走亲眷”乡村旅游项目,精心打造农业特色旅游景观,提升周边服务设施建设,带动更多农户通过发展农家乐等服务业增加收入。今年来,确定首批产业帮扶到户项目272个,累计资金达54.75万元,发放苗木300余株、牲畜80头、禽类600羽。
给负担做减法。切实减轻贫困户生活负担,提升生活品质。在教育方面,全乡44户贫困户中在校学生51人均享受教育扶贫政策,实现教育资助全覆盖,实施“雨露计划”19人,争取社会资金2万元资助;在健康脱贫方面,建档立卡贫困户奖新农合保费全额补助,“351、180”健康脱贫实现了全覆盖,有效降低贫困户求医问药负担,累计为贫困户节约近90万元。
给精神做乘法。该乡秉承“扶贫先扶志和智,帮人先帮技和艺”原则。联系村干部定期上门宣讲相关扶贫政策,讲解脱贫攻坚相关政策,发放“脱贫光荣证”,弘扬“脱贫光荣”的精神氛围。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实施就业脱贫,开展就业培训15人次,推荐就业8人,安排村内保洁等辅助岗位11人。鼓励贫困户自力更生、勤劳致富。
给环节做除法。积极发挥各驻村工作队的力量,开展驻村干部交流讨论会2次,听取意见建议,除去形式主义的做法,多做实实在在的事。努力在民生、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环境等各方面齐头并进,实现跨越式发展,早日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新闻推荐
4月的茶乡休宁县,20万亩茶园无疑是最美的一道风景。在流口镇茗洲村,10岁的小学生郑沁怡与小伙伴们一起穿上汉服,在当地茶农的指导下体验采茶的乐趣。当日,该县在徽州名茶“茗洲炒青”的原产地流...
休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休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