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休宁新闻 > 正文

梓溪:地方文化助推乡村振兴

来源:黄山晨刊 2018-03-27 16:11   https://www.yybnet.net/

□记者舒俊汪嫒文/摄

晨刊讯3月22日下午,记者一行走进休宁县板桥乡梓溪村,在部队援建的双拥广场上,只见一群游客正在体验当地民俗打糍粑。近年来,该村利用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并结合该村的泉水鱼养殖和打糍粑、舞草龙等民俗活动,丰富旅游内涵,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领略乡村风情。

梓溪村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据休宁县地方志记载:村庄肇始于明朝中期,全村以汪姓为主,为越国公汪华七子爽公之后。自古以来,梓溪村崇文重教,解放前有私塾,解放后公办小学规模较大。村民业余时间喜爱唱戏,是明清时期徽剧“梓坞帮”的重要传承地,经常到婺源各地演出,解放后还有演出活动,至今还保存了部分戏服。走进位于村中的大会堂,村民组长汪跃良介绍说,这里原来是汪家的大祠堂,后被毁,部队于2013年援建了这座军民共建大会堂。会堂一侧有农耕器具的展示,平时既是党员学习活动的场所,也用于举办大型会议。记者注意到,会堂里有一个戏台,汪跃良说,“我们村一直有唱戏的传统,戏箱里还有戏衣,改革开放后农闲、过年时都会组织村民敲锣打鼓,唱黄梅戏和京剧,这几年许多人都外出打工了,唱的也少了。”不过,现在村里正慢慢培育乡村文化,逢年过节都会组织文艺演出,让村民自娱自乐,去年9月底村里举办了一场喜迎十九大农民演唱会,100多人参与,大家热情高涨;年前还办了一回“村晚”,外来的游客和村民数百人聚在一起体验乡村过年的氛围。

文化是农村的魂。汪跃良始终认为推进乡村振兴,文化振兴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村里一面大力挖掘当地的民俗文化,开展打糍粑、做辣椒粿、清明粿、苞芦松以及舞草龙、踩高跷等活动,以吸引更多的游客;一面积极传播和发展乡风文明,在村里办起了农民学校,通过政策宣传和文娱活动的形式,激发大家生活的热情,改变陋习,传播新时代的新理念。“全村有102户412人,留守在家的只有70人,以前主要靠杉木、毛竹、茶叶挣钱,后来外出务工成了村民们的主要经济来源。现在不一样了,村里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依托,以红色文化为主脉,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搞起来了,农特产品有销路了,平时开展一些民俗体验活动,像打糍粑、做清明粿,都可以有收入了。”汪跃良说,下一步还想到外面聘请一些专业人才来指导,对地方文化方面进行深入的挖掘,提振文化自信,助推乡村振兴。

(图为当地民俗打糍粑)

新闻推荐

这里,有着属于我们民族的记忆

□记者汪悦樊成柱文/摄近日,记者走进黄山市档案馆,找寻档案中的民族记忆。一份珍贵的日本投降书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21日,今井武夫飞抵芷...

休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休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行走鱼乡游人乐2018-03-20 14:52
猜你喜欢:
评论:(梓溪:地方文化助推乡村振兴)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