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走进休宁县蓝田镇前川村杂子墩公园,只见青砖和鹅卵石铺就的小道曲径通幽;迎风盛开的格桑花与十几棵蓊郁苍翠的参天古树相映成趣;别具一格的树皮凉亭里,几位老人拉着家常,孩子们则在一边做着游戏……而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一年前,这里却是一幅杂草荒芜、杂物乱堆的景象,半埋在地下的十余口露天粪缸更是让行人掩鼻急行。
去年3月份,为激发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情和“主人翁”意识,蓝田镇在前川村创新开展了献计、捐钱、捐物、捐地、捐工“一献四捐”行动。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村民们踊跃参与、慷慨解囊,短短几天内,捐钱近3万元、捐地5.3亩。看着大伙儿捐赠的石材铺成了休闲小路,树皮、木材化身为傍水而筑的凉亭,让出的菜园、晒谷场上建起了便民停车场,村民余永福高兴地说:“美丽乡村建设是咱自己的事儿,自己的事得自己干!而在行动中,他不仅带头移栽了原本种在集体土地上的树,还让出了自家菜园地。”
“这种方式瞬间点燃了群众自觉投身家乡建设的激情,前川村如此,其他村也毫不逊色。我们的小溪村自发成立了志愿者队伍,组建了‘人在他乡、心系小溪\’等微信群,仅几天时间,在外小川群众就通过微信转账捐款9万多元,其他方式捐款4万多元,总共捐款13.6万元。”蓝田镇党委书记张云清介绍说。蓝田镇的创新做法很快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肯定,并在全县党建工作季度现场会上予以倡导推广。
在“一献四捐”行动中,休宁县坚持党建引领不动摇,大力推行“党员带着群众干、群众跟着组织走”工作法,走好走实群众路线,通过入户走访调查、村民代表大会、党员议事会、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和征求群众意见,问计于民、科学决策,项目建设中还随时听取和采纳群众的各类意见建议。而广大党员干部,更是在行动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溪口镇党员王天祥在集镇建成区建设中带头捐款2000元,汪村镇杨源村党员汪柏根和汪加喜带头捐出自家菜园地和竹园,节约了村庄道路建设成本。
党员干部干在前头,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也消除部分群众的“观望”思想。溪口镇木梨硔村是国内知名的高山原生态村落,为发展乡村旅游,广大村民无偿让出竹园地支持道路修建;五城镇岩溪村计划对200米长的村组中心道路拓宽改造,全村群众自发捐资1万多元,不少村民主动拆除猪圈和围墙让道。
群众捐出的钱物如何规范管理使用?休宁县坚持自觉自愿、公开公正的原则,不搞摊派、不下指标任务,对每笔捐助造册登记并及时利用村务公开栏、微信、网站等载体张榜公布,接受社会监督。资金全部存入村级“三资”账户,实行专款专用,资金使用情况及时公布,防止了坐收坐支、挪用等现象。
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自己的家园自己建!深入开展“一献四捐”行动,让村民敢当、乐当、善当美丽乡村的“主人翁”。截至目前,该县共献计献策256条、主动让出土地348块、捐款287万元、捐物520余件、投工投劳24360余人次。
·陈佳·
新闻推荐
□记者汪悦樊成柱程向阳文/摄王进丁用了近40年时间,把一家小小的乡镇企业经营成国内外知名的汽车零部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凸显敢为人先、披荆斩棘、高瞻远瞩的企业家品质。A改革春风:吹醒山乡农...
休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休宁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