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利生在县林业培训班上讲课□记者汪维
初识汪利生,谈得就比较投机,可能是许多观点相近,各类话题交流甚欢,如果不是时间因素,可能将会是一个“没完没了”谈话。而给人感触最深的还是他身上那股认真劲,总是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
汪利生的职业生涯一直和林业分不开,和休宁这块土地分不开。其实他是地地道道的歙县人,1988年从黄山林校毕业后,就被分配到休宁县临溪区林业站工作。作为基层技术人员,肩负着当地的营林生产、工程项目规划设计和现场技术培训与指导、森林资源清查、森林资源保护的责任。虽然是刚刚踏上工作岗位,汪利生却很快进入了角色。他深入村中,翻遍山头,通过走访调查,汪利生逐步掌握了当地林业生产与保护的第一手资料,并寻求一条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
1989年,汪利生到休宁大阜乡璜源村驻村蹲点。他了解到此地林农生活非常清苦,村里光棍汉就有一百多名,是远近闻名的“光棍村”。但与之对应的却是有很多山头在荒芜。看到这些情况,他反复斟酌,寻求最佳途径来恢复该地林业生产上的“造血”功能。三个多月的辛苦奔波没有白费,他终于为村里争取到了世界银行贷款造林项目资金,创建村办林场。当时山场已经承包到户,涉及5个村民组、200多户人家。统一协调工作很复杂,难度很大。通过艰难的疏导工作,不同处境的户主形成了一致的意见,转向积极支持、参与。当年年底,全村快速地完成了拨山整地工作并种下1000余亩杉木林。如今,当地的林农已从林业生产中获得了持续丰厚的收益。
汪利生在一线基层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不管到哪里,他的心就到哪里。不仅干好分内的事,还关心当地的农业生产、农民增收等问题,热心引导农民发展林下经济,发展适合林中的种植、养殖业,受到当地广大农户的信赖。
2013年,汪利生上调到县局担任林政股负责人,主要工作职能也从“造”转换到“保”。工作职能的转换,并没有让他感到丝毫“轻松”。上任不久,就面临工作量大、要求很高的任务——主持休宁县森林资源清查工作,而且必须是利用现代化手段来摸清林业家底。该项工作主要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及结合地形图、卫星图片,配合实地调查形成全县森林资源一张图。一旦完成此项编纂,全县每一个地块、第一个山头及上面所有森林资源均在有效监管之下。
汪利生说:“休宁县在黄山市是地域广阔、地理复杂的一个县,完成森林资源一张图工作,难度大、强度高,工作量不是别的区县好比的。”而他扎实的电脑操作功底在此也功不可没,正好被派上了大用场,许多具体事务都是自己来操刀。“目前,其他区县完成该项工作,基本上都是请社会中介机构来做,光耗费资金大多在30万元以上,而我们休宁县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此项任务,为国家实实在在节省了一笔不小的开支。”汪利生开心地告诉记者。今年,同样没有请中介机构,他组织内部力量,完成了全县林地变更一张图工作,再一次为国家节省了几十万元的开支。
近三十年的林业工作实践,汪利生兢兢业业、吃吃苦耐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下一曲曲动人的乐章。而各级获奖证书上“先进个人、农技名师……”等字句也是对他本人一个最好的写照。
新闻推荐
据吴慧、陈多多报道,为进一步推动基层党员组织生活常态化、规范化,黄山区龙西社区党委每月5日开展“党员活动日”。9月5日,社区居民区第一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观看国产爱国主义教育片《战狼2》。党员...
休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休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