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城
“技艺的传承是文化的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对人的重视上来。”1月日,省人大代表、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吴兆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今年准备向大会提交一份关于加强人才培养、增强发展后劲的建议,让非遗 “活”起来、“火”起来。
岁的吴兆光是休宁县国家级非遗项目 “万安罗盘”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向父亲学习罗盘技艺,并于年创办了中国第一座罗盘专题博物馆。当选省十二届人大代表以来,他一直积极为非遗传承鼓与呼,“受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非遗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考验,必须加强保护传承。 ”
“很多非遗传承都是师傅带徒弟‘手把手\’教的。可老师傅找不到徒弟,年轻人不愿耐下心来学手艺,是非遗保护工作中的一大难题。”他曾建议高校开设有关非遗的专业或课程,把非遗传承人“请进去”、让学生们“走出来”。这一建议得到高度重视,年月1日起施行的《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就明确规定:“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科研机构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和课程,或者建立教学、研究基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研究,培养专业人才。 ”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文化\’,需要通过传承与传播才能延续和发展。希望‘非遗\’等传统工艺不断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吸引更多人参与进来。”吴兆光言语间满怀期待。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聂扬飞)记者日前从省工商联获悉,今年以来,安徽省启动开展民营企业“千企帮千村”***行动,广大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目前已有1365个民营企业、108个商会参与帮扶,村企结对1261对,通过产业扶...
休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休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