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俞晓
晨刊讯 近年来,休宁县渭桥乡以脱贫攻坚“万名党员帮万户”行动为指引,大力实施***,做到主动走访找症结,结对帮扶寻良方,分类施策治根本,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高位推动,推进扶贫开发“精准”化。出台制定渭桥乡脱贫攻坚行动计划,明确了目标要求、责任分工、政策措施。同时,构建干部帮扶体系,成立了扶贫工作队,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严明纪律,倒排工作时间表,明确任务职责。
准确识别,推进扶贫对象“精确”化。找准扶贫对象并建档立卡,切实解决“扶谁的贫”问题。重点把好“三关”:一是政策宣传关,通过阳光四务公开栏、村民代表大会等形式,把相关政策宣传到每户贫困户,争取广大群众支持和配合。二是培训指导关,分村民组包片,在工作要求、民主评议、识别认定、公示公告等关键环节强化业务指导,开展业务培训,提高调查人员工作能力。三是公示公开关,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对初选对象进行多次公示,并记录在案,接受群众监督。
强化责任,推进结对帮扶“精心”化。县直联系帮扶单位、乡、村干部100余名党员干部采取一人结对帮扶多户的形式,对全乡292户贫困户630名贫困人口进行结对帮扶,通过上户了解贫困户情况,宣传扶贫政策,帮助贫困户理清脱贫思路,解决脱贫致富政策、技术、信息、资金等实际问题。
分类施策,推进扶贫举措“精细”化。充分考虑扶贫对象脱贫需求的差异性,因组因户因人施策,打好组合拳,做到有贫必扶,特困特扶,极贫重扶。一是改善民生帮扶。多方争取资金完成各村组路面硬化,从外部交通环境上改善了贫困状况。二是技能提升帮扶。联合县乡农技、茶叶等部门,开展水稻、蚕桑种养等各类实用技术培训。三是产业到户帮扶。积极帮助落实帮扶物资,引导贫困户开垦改造茶园,发展菊花烟叶种植、泉水鱼养殖等产业。今年来,共发放苗木200余株、牲畜60余头、家禽200余只及各类补助资金累计近30万元。
新闻推荐
□记者舒俊“这是一所破败的小房子,厨房和卧室紧密相连,一张陈旧的板床几乎占据了卧室所有的空间。厨房的老灶台和一张黑漆漆的木板桌是奶奶所有的家当。放眼望去,房间是黑的,厨房是黑的,奶...
休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休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