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 婷
晨刊讯 11月8日,休宁县汪村镇汪村惠农便民综合服务中心面向百姓开张营业,地点设在村委会,占地30平方米。
村民响应垃圾兑换。“汪村垃圾兑换超市终于开业啦!我马上把家里攒的塑料瓶、塑料袋拿来换盐啦!”当天上午,在汪村惠农便民综合服务中心门口,村民们拎着大袋小袋的“垃圾”,有说有笑地排着队,等着换日常生活用品。“老人家,您是垃圾兑换超市开张的第一位顾客,您有30个矿泉水瓶,可以兑换一包盐。”汪村村负责人吴世华对着面前老人说。老人叫余太来,家住下汪村组,通过村委会发放的一封信了解到服务中心开业,大清早就拿着收集到的塑料瓶到服务站排队兑换。
垃圾兑换管理模式有章有据。服务中心由村委会成员负责管理,日常工作由村委会及村监委共同管理监督,保障正常开放、兑换公平公正,垃圾兑换服务公约、兑换商品明细办法等相关规章制度上墙公开,同时为前来兑换商品的村民建立“绿色账户”,采用累积积分法为“绿色账户”积分,依据积分情况评选季度、年度“环保之星”,进一步增强村民环保意识,提升村容村貌。
创新模式持续释放社会效益。结合当前深入开展扶贫攻坚行动,立足垃圾兑换服务平台,创新贫困户帮扶模式,中心在服务站设立农产品代售点展示柜,与平鼻岭乡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协作,收集当地贫困户绿色农产品,用平鼻岭商货统一标识包装在展示柜销售,销售利润一部分用于补贴贫困户,一部分用于垃圾兑换服务收支。下一步,镇村将继续加大垃圾兑换服务资金争取及投入力度,结合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创新可持续发展模式,确保惠农便民综合服务中心持续释放社会效益,增强老百姓绿色环保理念,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
新闻推荐
去古徽州“众筹”一座魅力小镇黄山布局全域旅游古民居产权流转交易日趋活跃
黄山布局全域旅游古民居产权流转交易日趋活跃
休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休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