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程向阳
核心提示:国庆长假,是人们走亲访友、旅游休闲、休整充电的最佳档期。然而还有一些人,国庆节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他们的国庆假期和平常日子一样……
A
片段一:国旗底下的一抹红
时间:10月1日
人物:余爱娇
上午9:30,休宁县海阳桥,高高悬挂的五星红旗营造出节日的喜庆氛围。西桥头,一辆垃圾车的前方,一抹橘红色在路面上移动,很不起眼,来往的车辆和人流经过,橘红色的身影无暇顾及,只管手拿畚箕,边走边扫,地面是否整洁才是她最关心的事。
余月娇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家住齐云山镇环居村半源组,今年60岁。她说:“我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大学毕业后在上海外贸公司工作,小儿子也在上海开了一家骨头汤店。目前,小孙子在县城读六年级,我一边带孩子一边做保洁员。”
据了解,余月娇从事保洁员工作3年,负责海阳华府到熊猫园这一段路的保洁,全长1500多米,早上8点上班,下午5点下班,一天工作9个小时,一个月1000多块钱工资。两个儿子都劝她不要做了,但她说自己身体吃得消,挣点钱生活更宽裕一点。
B
片段二:百大门口的擦鞋匠
时间:10月2日
人物:春香
“老板,擦鞋吧!”声音顺着风吹来,收住脚步望去,那是一位擦鞋匠发出的声音,准确地说是一位女擦鞋匠。我微笑着说:“不好意思,我是运动鞋。”女擦鞋匠一双小眼抬都没抬,但有笑意。
我驻足一旁,观察鞋匠,发现擦鞋匠跟人说话基本不抬头,她的眼中只有别人的脚,准确地说只有鞋。看到皮鞋,她会高兴,看到一双双五颜六色的运动鞋则略显失望,因为这意味着生意不好做。
擦鞋匠叫春香,来自休宁,丈夫因多年病患于今年6月去世,由于家庭经济一直困难,加上自己身体不好,又没什么手艺,遂在屯溪以擦鞋为生,一晃已经5年。她说,国庆节这几天,生意稍好些,一天能擦十七八双鞋。但平日就差了,因为现在的人穿运动鞋的多,擦鞋的生意大不如前,“别看这里人多,但一天下来,擦不了几双鞋,最少时一天才擦3双鞋。擦一双鞋5块钱,还要去掉鞋油等成本。”
C
片段三:大桥下的架子工
时间:10月4日
人物:吴根华
晚上7:30,不是没下班,是刚刚上班,屯溪梅林大桥南桥头,架子工吴根华正在配合水泥罐车浇筑。吴根华说,最近天气好,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加班到10点钟左右。
吴根华来自休宁县商山镇雁里村,今年52岁,从事这项工作已20余年,在屯溪做过的工地不下几十个。“世纪广场、市政府大楼、污水处理厂、广宇桥、花山桥、文峰桥、市医院综合楼,都干过。”吴根华掰着手指算起他在屯溪干过的工程。
付出了汗水,收获着幸福。吴根华说在家门口打工虽然辛苦,但可以照顾家庭、孝敬年老的父母,儿子也已经大学毕业,现在某国企担任经理,家里也盖起了三层大楼房,儿子还买了一辆汽车。“能干得动,就干到60岁,干不动就回家种田。”夜色中,吴根华呵呵地说。
D
片段四:汽车美容师
时间:10月7日
人物:方有仙
“往前,往前一点,好。”下午4:30许,屯溪湖边加油站洗车场,方有仙正在指挥车主进入自动洗车间。一阵定位冲洗之后,方有仙给车子打上清洁剂,然后拿起海绵球,专注地给车子洗起澡来。
方有仙是歙县王村镇横联村人,来加油站洗车已经2年多。她早出晚归,早上6:30出门,骑电动车半小时到湖边,中午不休息,下午5点钟下班。除了1000多块钱的底薪,每洗一辆车加4-5毛钱(外饰4角,内外饰5角)。“我们是山里人,年龄大了其它活又不会干,干这活就是站立和弯腰的时间长,不过只是手上活。”方有仙说:“今天是国庆长假最后一天,车子少多了,前几天很忙,平均每天要洗100多辆,一天下来腰都直不起来。不过,我们还是希望多洗点,这样工资就可以拿到2000多元。”
新闻推荐
邓立敏与结对孩子□记者李晓洁程向阳文/摄核心提示:10月17日是第24个国际消除贫困日,也是中国第三个扶贫日。当日,由本刊帮帮忙志愿服务队牵头组织的贫困留守儿童一对一帮扶爱心行动在休宁...
休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休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