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休宁新闻 > 正文

锋砺沛隆堂

来源:黄山晨刊 2016-10-25 00:00   https://www.yybnet.net/

程剑锋在传授养生之道倪受兵/摄 □ 格斯特 陈琪

“回到休宁,回到徽州,对于沛隆堂是一种精神上的回归。”作为新安医学传承人的程剑锋是这样表达了他的追求。

程剑锋说的“回归”,一则是回归于徽州文化的怀抱,二则似乎是一种机缘的巧合。

沛隆堂是徽州婺源的著名医馆。据说,最初的名字是为“佩龙”,开创者似乎和徐达将军有关。而后演变为“沛隆”。在婺源下溪,一个不大的村庄,曾有过四十多户人家从医。至今,这个村庄依然和其他地方不一样,哪怕是外出打工,也以从医为主要的谋生手段。程家则是执掌沛隆堂的医学世家。历史上名医辈出,程良书,《婺源县志》记载“精于医”曾为江苏巡抚五品医官,老年返乡精研医术;程振达,掌管沛隆堂,坐堂60余年,愈人无数;程门雪,曾任周恩来总理保健医生……然而由于行政区划的原因,婺源属于江西上饶地区,处于赣文化的大氛围之中。源于徽州文化的新安医学似若无根浮萍,故而在程剑锋经营沛隆堂时,尽管有热心官员的支持,程剑锋也成功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安医学县级代表性传承人,但新安医学依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三年前,在休宁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程剑锋下决心把沛隆堂迁到了休宁,回到了徽州文化的怀抱之中。程剑锋说,那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很是温暖,“是一种找到了根的感觉。”

巧合的是,程剑锋的祖父就曾经在休宁工作。

或许潜移默化于“程门立雪”,程家不仅有程门雪,程剑锋的祖父则取名为程雪影。今日看来,这二位都没有辱没“程门立雪”的故事。程雪影曾在祁门、休宁工作,属于新安画派著名画家,曾师从潘天寿等大师。当年曾经就新安画派的艺术价值上书周扬,并给周扬寄去108张画作。也因为此,在文革中成为了右派。现在祁门的档案馆中还有程雪影的兰花作品,只不过都被打上×号。

或者是“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古训,或者是家学渊源,程雪影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画家,而且还是一位医家。一笔一划、字迹工整的手稿,记录了这位画家兼医家对于治病救人的心得。

如今,程雪影的手稿和心得成为程剑锋探寻世家医学的重要遵循。

有着“回归”感觉的程剑锋在休宁似乎如鱼得水。三年时间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安医学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7月2日,记者走进了沛隆堂,也走近程剑锋。

程剑锋年少时随族叔祖程绳德学医,21岁独立行医。中医在如此年少欲博得大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或是天纵英才,也或者是机缘巧合。程剑锋在当年的徽州大论坛中认识了一批徽州本土的徽文化专家和学者,与之探讨起了徽州文化,也探讨起了新安医学。2000年,当时徽州名吃汪一挑馄饨业主汪一挑的父亲生病,癌症之后发热,好几批专家诊治,两个多月依旧没有能退烧。程剑锋说自己可以试一试,承诺汪一挑可以在一个星期内退烧。

对此,汪一挑是不太相信的,也是怀疑的。然而程剑锋用行动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几服药下去,第四天,汪一挑父亲的烧退了。

以此为机缘,程剑锋和徽州的缘分又进了一步。2012年,休宁县拟建设万安博物馆群,打造非遗传承人一条街,于是程剑锋“回来”了。

程剑锋说,或许是一种宿命,自己应该回到徽州。现在每天有20多人前来看病,一年有8000人次左右。采访的两个小时内,程剑锋不时把记者丢下,为一个又一个病人望闻问切。程剑锋说,到我这里来的,许多是在其他地方看过病之后再来的,有点“走投无路”的感觉,刚开始时是到这里碰碰运气,现在很多是来寻找答案。说这话时,程剑锋有一些得意。而记者也听闻,曾有某医院的两名护士因为不孕找到这里,现在一位已经做了妈妈,一位也成为准妈妈。

作为新安医学的传承人,程剑锋认为自己有责任坚守对新安医学的自信。

程剑锋说,相比较于西医,中医目前的生存状态属于“退居二线”。造成这种状态,有大气候的原因,也有中医世家的断层问题。

程剑锋说,比如新安医学,是一个地域的医学的总称,是一个流派,而不是一个学派。它是由多个医学世家组成。然而,历史的原因,许多徽州的中医家族都消失了。这对病人产生了不好的印象,似乎中医只停留在过去;对于今天的疾病,中医的水平敌不过西医。甚至连一些中医从业者也有这样的想法,对自己从事的中医没有了自信。尤其是历经中医的断层,加上技术进步对西医的促进,中医的生存状况有点每况愈下。这凸显了对于新安医学保护的紧迫性。这既需要政府部门的努力,也需要中医从业者自身传承。

程剑锋认为西医在“技”的方面似乎要超越中医,但是在“道”的层面上却并没有超越中医。比如对于新安医学的把握,要想登堂可能容易,但是要想入室,则必须从把握徽州文化的整体上去求索,去溯本求源。也正是这个原因,许多中医从业者放弃了自己的坚守,也放弃了对病人的坚守,所以导致病人对中医的怀疑,从而导致中医的生存状况。

有鉴于此,程剑锋坚持自己坐堂,自己问诊,将治病当作自己的职业,当作手艺。坚守对病人的责任,也建立病人对中医的信任。每个病人都是自己面对的主体,每一个疾病都是自己的口碑。

传承不仅是坚守,还要创新。程剑锋说,其实中医不仅是世家医学的经验总结,也是在不断吸收新的科技成果的。比如,望闻问切,这代表了中医的诊病的方法,但这也是一种理念的表达。望闻问切表示中医诊病是从整体上考察一个人的病症,而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很可能脚疼要医头,是要从源头上治病;而望闻问切的手段是在不断变化的。现在有透视、有X片,有CT,中医并没有拒绝这些技术,而是要利用这些手段,可以更好地望闻问切。

作为沛隆堂新的一代执掌者,程剑锋认为沛隆堂是自己的财富,也是自己的责任。拥有沛隆堂是自己的幸运,但传承沛隆堂对自己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程剑锋说,程家的历代祖先在沛隆堂的经营上都留下了自己的印记,程良书在军营中多次立功,程门雪一生著述《金匮篇解》、《伤寒论歌诀》、《女科歌诀》等,达200余万字;程雪影著有《汤头歌诀白话解》、《妇科讲话》、《肝病治疗心法》等,程定远曾任江西省学会顾问……这些是沛隆堂的财富,也是沛隆堂的价值。自然,这些也成为程剑锋的责任。既要在沛隆堂砥砺自己,也要用自己的努力发扬光大沛隆堂。

为此,程剑锋注册了沛隆堂商标,整理出版了《新安养生文化》、探索程家“辨病论治”技艺,传承祖先留下的汤头歌,同时准备“煮酒论伤寒”,把沛隆堂独特的文化传承下去……目前,在自己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安医学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基础上,程剑锋又将沛隆堂内科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程剑锋说,沛隆堂有历史、有传承、有特色、有成就。传承沛隆堂是责任,也是一种情感,一种文化。

程剑锋一脸真诚自信。或者,不久的将来,我们也可以看到沛隆堂妇科、沛隆堂儿科、沛隆堂伤科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或者,沛隆堂会以一种更加温情的面貌、一种更加文化的特质引起人们的回忆?或者,人们可以到这里不仅是看病,也可以寻找到对新安医学的信任乃至对中医的信任?

走出医馆,回首望去,沛隆堂中堂上有一副对联“三百载悬壶成一派,九代人济世泽万家”。程剑锋说,到儿子这一辈,刚好九代。

巧合的是,就在记者采访不久,程剑锋的儿子获得了医学学士学位,目前正在市内一家医院上班。程剑锋勉励儿子“路漫漫其修尚远”。

新闻推荐

高山摄影热

10月29日,几名摄影爱好者在五陵山驻足拍摄。近期,休宁县蓝田镇菊花全面盛开,处在菊花采摘季节的五陵山,漫山洁白金黄的贡菊,与白墙黛瓦的农舍相映衬,如一幅山水画卷,吸引众多摄影爱好者前来摄影...

休宁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休宁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锋砺沛隆堂)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