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佳
初秋,走进休宁县源芳乡梓源村,干净的步道,整洁的屋舍,远处青山叠翠,脚下梓源河清流潺潺,房前巷口花木葳蕤,不时传来游人欢快的笑声。这个昔日白际山南麓的贫困小山村伴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和旅游开发的热潮,正焕发着勃勃生机。
村庄变美了
笔者见到叶正卫时,他正顶着烈日用清漆刷着自家店门前的围栏。几个月前,老叶花几千元用不锈钢焊制凉棚及门前小桥的护栏。建好后,村里干部和他商量,认为不锈钢凉棚与周边建筑风格不协调。老叶二话不说便请人砍来毛竹一剖两半,将不锈钢栏杆包起来。叶正卫说只要村里环境美了,自己花点工夫、贴点钱没什么。
走在村里,每隔几十米便可见垃圾桶,几乎看不到丁点露天垃圾;水埠头不时有农妇浆洗,却不见有人遗留垃圾;河道里鲤鱼、石斑鱼自由游弋,却无人垂钓捕捞;偶尔传来犬吠鸡鸣,却难觅踪影,更不见鸡粪牛屎;随处可见的花墙、小景观,细看却是毛竹、酒坛、废弃砖瓦制成的产物。
全程见证变化的村党支部书记叶长权戏称:梓源的环境整治非一日之功。起初,村民不理解也不配合,尽管实行了垃圾处理机制,但成效不显,甚至有人故意往主干道、河里丢垃圾。怎么办?叶长权决定和村两委成员带头做起。实行段长制,将梓源河、村内干道分成若干段,两委干部一人包干一段。实现党员网格化管理,一名党员联系若干群众,其中就包括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河里养起红鲤鱼,明文规定禁渔禁垃圾。在保洁员队伍中引入竞争机制,奖罚分明,加强日常督查。组织村民代表去浙江开化参观学习,亲身感受环境整治成效。“其实这项工作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关键是党员干部要身体力行。我们的干部,无论是第一书记胡毅还是村民组长,都养成一个习惯,就是随身携带塑料袋,走到哪只要有垃圾都要捡起带走。”叶长权如是说。
细心的村民发现,梓源河里的野鱼越来越多,往日的断壁残垣为丰子恺先生画风的墙绘所替代。那些农村常见的石磨、食槽有机组合在一起,用红砖堆砌的花坛,一种原汁原味的乡情扑面而来,村民们纷纷对村干部的创意伸出大拇指。“群众的思想一通后,都自发参与了,热情前所未有。很多人家主动修建花坛,栽种花木,摆放花盆,点缀身边景观。”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大学生村官程晓兴高兴地说。
(下转第3版)(上接第1版)美如画卷的宜居环境正在让村民自觉改变习惯。“村里这么美,大伙谁还忍心破坏?不搞干净就感觉对不住这里的环境!”村民叶云彪感慨地说,54岁的他开一爿小店,每天不忙时总有一批村民聚在店门口闲聊,笔者留意到,老叶专门设置了一个箱子用来盛放烟头等垃圾。
旅游变热了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在这里度过的短短时光,希望再次回到这里。”这是法国游客皮埃尔夫妇在村里“新娘房农家乐”留言本上留下的话。“新娘房农家乐”是村里第一家农家乐,开办于2015年5月1日,有4个标间,可同时容纳50人就餐。“今年以来,每个周末都有几十人,黄金周人更多。”39岁的老板孙香琴笑着说。小小的农家乐很有田园风味,茅草和原木构筑的门楼,四周悬挂红灯笼,室内窗明几净,装饰清新,还有免费无线网络等。“去年一年收入大约在6到7万元的样子,忙时会请几个钟点工,也算为村民开辟增收渠道了。”说到生意,孙香琴一脸幸福。
在梓源村,农家乐还有两家,生意也十分红火。近两年来,梓源村结合良好生态资源优势,提出“旅游+扶贫”思路,设计开发包括“皖浙古道”、“大寨梯田”在内的梓源十景,以此为主题产品发展乡村旅游,目前旅游接待量达15000人次。为让梓源的品牌更响,去年4月,大学生村官程晓兴还牵头开通“梓源村委会”微信公众号,目前已推送文章70余篇,点击人数3.3万余人次,阅读人数超5万人次。
尽管当日并非周末,但游人不少。62岁的游客季永求先生介绍,自己来自南京,一大家从网上看到梓源的宣传后慕名而来。这里原生态的风光引人入胜,下次还要邀请更多亲友来。在村口的梓源手绘地图边,两名女青年正忙着扫公众号,发朋友圈。
产业变亮了
“那位同志,麻烦帮我拍张照片宣传下呗!”采访中,一位正忙着晒秋的大娘突然对笔者说。拍完照后,笔者和她攀谈起来:“现在村子名气大了,笋干、辣酱什么的都好卖了!”梓源村着眼于农民变富,积极拉动产业提升。除农家乐外,该村还通过开展体验式农家活动,将农户自产农副产品就近销售。此外,该村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在红旗渠沿线路段的茶园中套种桃树1000株,并通过村民认领形式提高经济收入。
作为省级贫困村,梓源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6人。如何实现脱贫致富?该村也有着与别处不同的招数。在一家农家乐的客厅里,笔者见到一排写着“旅游+扶贫农产品代销点”字样的货架,上面摆放着不少包装精美的茶叶、笋干、竹篮。原来,这是梓源村建立的旅游扶贫代销点,村里将贫困户家中的农产品进行统一设计、包装,放在营业的3家农家乐销售。“我这块为6家贫困户代销,今年来茶叶就卖了3000多元,钱全部都是贫困户的,我不赚差价,村里也不收任何费用,还要贴包装设计的钱。”该农家乐业主介绍。
“下一步,我们将建成占地5亩的冷水鱼基地,让贫困户参与管理,增加收入,同时将冷水鱼养殖与乡村旅游发展结合起来。我们还修缮加固了村里的老会堂,通过举办摄影节等节庆赛事活动来扩大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对梓源未来的产业发展和乡村旅游,该村两委一班人信心满满。
新闻推荐
齐云山上赏胜景,白岳之巅舞太极。月日上午,一群精神焕发的中老年人登临休宁县齐云山习舞太极,骄健的身影在齐云胜境烘托下宛如优美画卷。记者樊成柱/摄...
休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休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