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吴江海)10个矿泉水瓶可兑换一袋黄酒、林区远程遥控可点烟增雨防火,这是记者日前在黄山市基层采访时听到的新鲜事。黄山市环保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市因地制宜探索了一系列有效方法,初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共建的生态保护新格局,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
7月下旬,休宁县流口镇流口村试点开设“垃圾兑换超市”,引导村民增强垃圾分类处理意识,提升村容村貌。该超市每周二营业,村民收集的矿泉水瓶、易拉罐、香烟盒等可回收垃圾,可兑换牙刷、碘盐等日常生活用品。在徽州区呈坎镇林区的一处山坡上,两处气象增雨烟炉站目前也在抓紧施工。建成后,每个站点可通过自动化远程点烟,在气候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形成5平方公里至10平方公里的人工增雨,减轻森林防火压力。据当地村干部介绍,与传统的火箭炮增雨相比,增雨烟炉站特别适合山高林密的林区,具有安全、高效、成本低、可远程操控、不影响飞行器正常飞行等优点,预计年底前建成使用。
黄山市属于典型的山区和重点林区,也是海内外驰名的旅游目的地。该市结合实施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和美丽乡村建设,加大“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建立村级环卫队伍和垃圾日产日清机制,并通过志愿者服务、党员认岗定责、制订村规民约等形式,发动群众投身生态村镇创建活动。各旅游景区景点也与周边村镇联手开展文明共建活动,倡导游客自带垃圾、低碳出行。截至7月底,该市所有乡镇实现市级生态乡镇全覆盖,其中省级以上60个、国家级26个;建成市级以上生态村311个,其中省级以上120个、国家级4个。黄山、休宁、祁门、黟县、歙县等5个区县获得省级生态县(区)称号,其中黄山区已通过国家级生态县(区)技术评估。
良好的生态环境,推动了黄山市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据统计,该市旅游部门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2299.1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05.37亿元;其中入境游客88.9万人次,创汇2.65亿美元,4项旅游主要指标增幅均超10%以上。
【编后】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石。黄山市各地积极探索生态保护、环境整治的新途径新办法,美化了群众家园,促进当地旅游业蓬勃发展。
新闻推荐
黄山市休宁县以建设特色小镇为契机,根据资源禀赋、产业特点,因地施策,走差异化路线,打造个性鲜明的产业集聚区——特色小镇,不走寻常路
本报记者钱定果殷骁本报通讯员李军休宁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传统产业业态丰富,全县21个乡镇各有优势。不过,由于其产业多且分散,特色不够鲜明,存在同质化现象。今年,黄山市启动了特色小镇建设,休宁以...
休宁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休宁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