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 者 程向阳
“纯牛奶4盒、优酸乳6箱、营养麦片2袋、水果4件、果粒橙饮料2件、中老年奶粉2盒、桂圆5袋、大枣4袋……”2月23日下午,休宁县月潭村甘干村村民洪娘正在整理堆放在房间的年礼。
洪娘今年83岁,丈夫10年前离世。每年春节,前来拜年的小辈不少于50人。洪娘说:“小辈们孝敬,我是高兴的,但东西太多,有些浪费。”她说,去年就有两盒未吃的奶和一箱水果烂掉,一是吃不完,二是吃不动。洪娘的媳妇足意在当天帮忙整理时就发现一盒优酸乳和一袋糕点均已过保质期。
记者在该村采访时发现,和洪娘家类似的情况不只一户。在细囡家,房间里堆的年礼比洪娘家还要多,有半屋子。细囡告诉记者:“一个春节下来,亲戚小辈来拜年的起码有上百人,最多的初二初三,一天要来10几拨,有时忙得连热茶叶蛋都来不及。由于家里子女们都在外地打工或读书,只剩两个牙口不好的老人,常常望着好吃的东西吃不了,又不好拿到商店去卖,只好堆在房间里。时间长了,一些变质的食物就只能拿来甩。”
对此,市委党校一位姓毛的教授认为,近些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年礼的水平也“水涨船高”,而农二代、农三代多半在外务工,长辈和小辈常年难得见面,因此以物质弥补情感是年轻人普遍的表达方式。但由于老年人消化能力有限,过多的年礼尤其是食品常常成为一种“甜蜜的负担”,送别人不舍得,拿去卖没面子,自己吃没那么大胃口,成为春节潜在的浪费现象。毛教授建议,现在农村的消费市场和城里差距不像过去那么大,因此农村春节拜年也应改变方式,少买或以文化、情感、劳动等方式代替过滥的物质表达,这样既减轻了长辈的负担,也降低了小辈的开支。
休宁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程军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春节大拜年,农村消费市场活跃,但同时也流入了大量质量参差不齐的食品,加上农村的储存条件相对简陋,农村人对保质期及质量认定确少常识,吃坏肚子或食物中毒现象偶有发生。程军勇建议,在食用拜年礼品时,一定要检查食品是否有生产企业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QS标识、生产日期、保质期和生产批号等。即便商品是正规的且还在保质期内,也要在食用前看看是否变质、有无异味等情况,这样就能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食品安全。
新闻推荐
补票员在补票□ 见习记者 吴玉莲 方珊珊 文/摄核心提示:1991年开通,安全行车23年,全程217公里,途经27个停靠站,最低票价1元,从最初的混合型列车转变为纯旅客列车,被沿途...
休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休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