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休宁新闻 > 正文

“红”“绿”相映兴汪村

来源:黄山日报 2013-05-23 12:42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李学军汪海燕袁玉灵

“红色旅游唱‘主角\’,生态旅游也逐步成了亮点。”最近地处偏远山区的休宁县汪村镇石屋坑,正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外地游客。

“仅‘五一\’当天,进村人数就超过300人。”蜂拥而至的游客,让村党支部书记胡开庆颇为吃惊:“没想到这么偏僻的小山村,会突然来这么多人。”

石屋坑村地处新安江发源地六股尖的北麓,曾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皖浙赣省委机关驻地。群山环绕,古树参天,清清碧溪穿村绕户。

“我们的目标是将这里建设成为‘皖南的井冈山\’。”汪村镇党委书记汪海清告诉记者,去年底,石屋坑掀起红色旅游发展新高潮,先后投入300多万元对存留下来的红军屋、红军洞、红军医院、皖浙赣省委旧址等革命遗迹进行修缮保护。

经过重新规划设计的村口别具特色。一边是惟妙惟肖反映军民鱼水情的3座雕塑,另一边是修葺一新的流芳亭,亭内石碑上铭刻着石屋坑的红色记忆。

沿溪流而上,一座大型的起重设备横亘在村落中,脚下的空地上堆满了一块块当地产的巨型青石。“对面山上正在修建红军烈士纪念广场。”汪海清说。(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由于石屋坑位于深谷幽壑,土地紧张,村里就在烈士墓山脚下建起了纪念广场。“今年国庆节前应该能完工,村里终于有了一个缅怀革命先烈的场所。”汪海清说。

水流村逾静。循着哗啦啦的流水声,我们走进一户人家的院子,只见院子里砌着一方鱼池,里面大大小小几十条鲤鱼、草鱼欢快畅游。流水养鱼是村民们的一大“发明”。“小溪水质好,养出来的冷水鱼肉嫩味美,价格当然也好。”听到大家的啧啧称赞声,主人颇为自豪。问鱼价几何?“90元一公斤。过年过节还要高。”

青山巍巍,碧溪潺潺。近几年,深处新安江源头的汪村镇渐渐走进了游人的视野。“去年全镇游客接待量达6000余人。”据汪海清介绍,为了让游客来汪村尽享优质生态环境,该镇利用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的2000万元资金对沿河进行了清淤绿化。

“要实现岸绿景美、河畅水清,源头不搞好不行。”今年,汪村镇先后开展新安江源头保护行动、“美家园、清垃圾”活动等,山区村民保护环境的意识越来越强。

田里村掩映在莽莽丛林之中。绕村一周,记者看到,村中道路干净整洁,家家门口都摆放着垃圾桶。“现在大家都愿意把环境搞好,住着也舒坦呀!”一位村民说。

车子穿行在绿意盎然的山间公路,沿途风光美不胜收。“汪村镇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5%以上,满山绿色是我们重要的财富。”封山育林、改造低效林低产茶园、村组聘用护林员……汪村镇在森林保护方面做足了功课。

“将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相结合,才能把汪村镇打造成红色、绿色协调发展的亮点。”汪海清告诉记者,日益红火的旅游形势,催生了山区旅游服务业的发展:石屋坑村委会注册成立了旅游公司,部分有条件的村民办起了农家乐……

新闻推荐

黄山市油茶产业蓬勃发展

本报讯记者汪海燕李学军报道  把油茶产业作为兴林富民的支柱产业,作为林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黄山市油茶产业快速发展。据统计,目前全市油茶林面积达25.3万亩,有油茶加工...

休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休宁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共谋旅游餐饮出路2013-05-25 12:42
猜你喜欢:
评论:(“红”“绿”相映兴汪村)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