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开春,休宁县陈霞乡罗洲村的30多个村民,就在自家抛荒多年的山坞田里,挖沟、起垄、种茶苗,干劲特别足。一问原因才知道,现在他们是种自家的地,人家老板开工钱。说起这些,都是得益于当地村民胡兴昌开办的“农场”。
2月26日,记者一走进与罗洲村一江之隔的深山坞,就看到胡兴昌正带着大家在栽种早茶苗。胡兴昌今年50出头,一脸黝黑,一看就是个地地道道的庄稼人。三年前,胡兴昌通过山场流转,承包了数百亩山场种杉木,进进出出的都要经过罗洲村的山坞田。看到这些原本肥沃的良田长满了蒿草,觉得特别可惜,就与当地村民协商,承包了130多亩抛荒的山坞田,准备发展成茶园。
记者了解到,这些山坞田之所以废弃以至抛荒数年,主要是山坞两边山高林密,野生动物特别多,农民辛辛苦苦栽种的粮食一到快收成的时候,就会被糟蹋过半。一开始,一些外出务工的家庭就因劳力不足而放弃种植,时间一长,一些原本想种的村民也种不出庄稼来了。
胡兴昌是当地的经济能人,年轻时干过建筑包工队,后来又在家里开办了茶叶加工厂。按他的话说,干建筑风险大,上了年纪了,还是想着干回老本行。“我看到这些好田荒在那里,太可惜了,水稻、玉米种不出来,改成茶园还是非常好的。”
为了解决农村劳动力匮乏的难题,胡兴昌与山坞田的所有人签订了协议,自己的田自己种,自己的茶叶自己采。他只负责统一调度,统一运苗,统一管理就行。到了可以采摘茶叶的时候,村民们只要把茶叶卖给他就行。
春节一过,胡兴昌调来了13万株优质茶苗“银霜”、“杨树林”等品种,分发到各个农户手中,统一栽种。村民朱阿雪有4亩抛荒田,这些日子,他和家人一道都在挖沟、起垄、种苗。朱阿雪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优质茶园盛采期的亩效益平均2000多元,除去肥料和工夫,也就打个对折。“现在好了,成本几乎为零,三年后,光这4亩田的茶叶,我就能稳赚8000元。”
“你看,前面率水河,河水特别清澈,茶园又在山坞里面,平时连灰尘都没有,这样的茶园生产出来的茶叶品质肯定是一流的。我就是要打出自己的品牌,只要品牌出来,还怕没有一个好收成嘛。”胡兴昌表示,他一旦成功还会加大投入,明年再承包200亩,将更多的抛荒地、闲置地重新利用起来。
·江伟民·
新闻推荐
最近的一个星期天,家在休宁县边远乡镇的李某如期地从休宁县法院齐云山法庭法官手中拿到了执行款5000元。“想不到你们法官真是敬业,星期天也在工作,真是太感谢了!”“周末法庭”是齐云山法...
休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休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