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云山月华街海拔高、山路多,原住民生活多有不便,也不利于古村保护。我们借鉴九寨沟模式,让居民山下生活、山上服务。”昨日,黄山市休宁县文广新局负责人这样说。据悉,黄山市日前决定对该市18个古村实施抢救性保护,让部分原住民外迁,并另建新村安置。
黄山市还有100余个明清时期风貌的徽州古村,该市近年实施“百村千幢”保护工程,对60多个古村实施有效保护。然而,部分古村仍面临风貌被破坏、新建筑不断出现及古建亟须修缮等问题。其中,古村居民要求建现代住房改善居住条件和保护古建及古村完整风貌等形成矛盾。
“初步确定了18个古村,分布在全市除屯溪区之外的区县,如拍摄电影《菊豆》而闻名的黟县南屏等。保护方式是‘建新区、保古村\’。”黄山市文物局负责人胡荣荪告诉记者,古村保护主要是按原格局进行风貌整治、古建修缮等,对需建新房的部分村民外迁,另选址建新村安置。
休宁县文广新局及齐云山管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齐云山月华街有不少道观、道教遗址及古建。街区小而窄,有100多原住民生活其间,不仅古建拥挤不堪、缺乏修缮,也无法让旅游接待、特色经营等得到提升。齐云山管委会主任方来寿称,他们初步计划在山下建居住新区,不从事经营的老人、孩子、病残者等原住民在山下生活,山上从事旅游服务可继续经营,从而按规划保护古村、修缮古建和恢复人文遗址,将月华街打造成有道教特色的旅游服务区。
据悉,黄山市决定18个古村的抢救性保护项目到明年底实施完成,实现保护古村和旅游利用的完美结合。(中安在线)
新闻推荐
2014年1月4日,休宁县万宁社区首届剪纸作品展在县状元广场举行,“十二金钗仕女”、“脸谱”、“户外景色”、“节日祝福”等作品内容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不仅弘扬了传统艺术,还增添了浓郁的年味...
休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休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