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官兵打响清淤“巷战”。 李松/摄本报讯 山洪暴发、河水暴涨、道路塌方……连日来,随着一场大范围暴雨席卷皖南和赣东北地区,驻军某部驻地灾情不断,险情频发,形势十分危急。关键时刻,该部千余名官兵始终与广大群众并肩奋战在抗洪救灾一线,成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守护神”。
灾情发生后,部队党委果断启动应急处突行动预案,成立由作战、情报、政工等要素部门组成的抗洪救灾指挥小组,所属各单位及时建立军地抗洪救灾联动机制,立即成立抗洪救灾应急分队、请领储备战备物资,火速驰援驻地抗洪一线。
某部驻地休宁县板桥乡降雨量高达839.3毫米,强降雨引发山洪,导致村庄受淹、道路塌方。该部先后3次紧急出动兵力,帮助清理淤泥、疏通道路、转移群众、抢运物资;由于连续降雨,歙县王村水库水位急剧上涨,某部紧急出动近百人,挖出一条30多米长、1.5米宽的泄洪渠,避免水库出现溃坝险情;某地干流水位超警戒线5米,多处出现溃坝、决堤危险,沿线3.5万名群众、工业园区10余家企业受到严重威胁。接到驻地军分区求援后,部队命令所属3个单位400余名官兵连夜奔赴抗洪一线。经过13个小时的连续奋战,共围堤固坝3200米,堆砌土方1000余立方,围堵管涌6处,确保了洪峰顺利通过。
千里救灾线上,肆虐洪水面前,一面面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党员骨干人人敢于“当先锋、打头阵”,时刻冲锋在前,没有一人畏惧退缩,筑起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任务期间,27人主动放弃休假,7人坚持轻伤不下“火线”,3人家庭受灾仍坚守岗位。休宁籍战士杨志海家中房屋受灾被毁,父母联系不上,尽管执行任务的地方离家不到2公里,但他只说了一句“这里更需要我”,就头也不回地融入了抗洪大军之中。
在抢险救灾的第一线,子弟兵用血肉之躯赢得了最终的胜利。在灾后重建的“战场”上,子弟兵同样把一腔赤诚献给了人民群众。6月21日上午,部队机关举行抗洪救灾捐款仪式,干部战士纷纷慷慨解囊,献出自己对灾区人民的一份爱心。共筹集捐款51300元,随后将交驻地民政部门,全部用于受灾地区灾后重建。
军民鱼水一家亲,众志成城抗洪魔。截至目前,该部官兵已帮助转移受灾群众1200余人,疏通塌方道路50余公里,加固堤坝3.7公里,排除重大险情5处。
·刘传宝 刘刚·
新闻推荐
6月30日,徽州区法院公开审理一起盗窃案件,由于该案的两名被告人系聋哑人,为充分保障被告人的诉讼权利,体现司法的人文关怀,徽州区法院聘请了聋哑学校的一名专业手语老师当翻译,并为被告人指定了两...
休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休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