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徽派农房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房与房间距科学合理,每间房子都向阳通风。村落中,村民活动中心、沼气池、自来水、通村水泥路等配套基础设施也在同步建设……9月28日,休宁县万安镇红心村15户农民正在统一规划的集中建房区喜建新居。
在建设现场,村委会主任吴有根是最忙的一个。他一边帮助农民协调解决建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对建房集中区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及农房建筑风格、质量标准等进行义务监督与指导。“地处山区的休宁山多地少,我们通过村民代表会决定在集体山场开辟20亩荒地用于农民集中建房,既解决咱农民‘居住难\’的问题,还有效保护水田。”吴有根说,“农民集中建房区是县规划部门给设计的,我们按照镇里打好的地基和设计的图纸,实行统一规划、统一风格、统一质量进行施工。”
近年来,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山区农民想改善居住条件,拆掉旧屋建新楼。然而,农民合理建房需求需要满足、农房分布零散土地浪费严重、无序建房造成有新房无新村、农宅闲置浪费趋势逐渐加剧、少批多建等违法占地现象突出、农房点多面广公共设施难配套等问题也随之产生。为破解这一系列民生难点、热点和焦点问题,休宁县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当前一项重点民生工程来抓,通过“民情交流日”、专题调研等形式,努力探索一条规范、引导和服务好农民适度集中建房的科学发展之路。
休宁县农民集中建房风生水起,万安镇海宁村、商山镇上井村、海阳镇盐铺村等31处开始兴建农民集中建房区。在引导农民集中建房过程中,该县力求做到集中建房区的建设与新农村建设、保护土地资源、涉农项目及其资金使用“三大结合”,充分利用现有的闲置土地、荒坡地和未利用地引导农民适度集中建房,各乡镇、村还通过盘活村级资产、引入市场机制、推行“以奖代补”政策等形式来破解农民建房集中区建设资金难等问题;县水利、财政、农业、国土、交通等部门涉及的民生工程项目资金及重点项目区涉及到的补偿资金,还主动向农民建房集中区倾斜,积极为农户修建配套的沼气池、自来水、电力、道路等基础设施,使集中安置户真正享受到整洁、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众多集中建房户能自愿到集中区建房,争着到集中区建房。
山水相依绿满村,家在青山绿水间。和谐美好的农民建房集中区如今成为休宁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大亮点。既可减少和避免原来农民无序建房产生的宅基地纠纷等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和谐,还有效严格保护了耕地,进一步增强现代农民科学建房的意识。 ·黄俊军·
新闻推荐
10月15日至17日,休宁县东临溪镇重阳节物资交流会人来人往,商贾云集,3天时间人流量估计达到10万余人次。为确保交流会安全顺利进行,休宁县公安机关执勤民警60余人日夜坚守一线,全面开展治安保卫、...
休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休宁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