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财富之源,且数量有限、不可再生,加强对关键区域和节点的规划控制,是市委、市政府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发展关系的又一创新之举,事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的保护与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9月29日,歙县县委书记滕祁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起他对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滕祁源说,今年来,歙县围绕一线(慈张线)、一城(徽州古城)、一江(新安江)和三区(古城区、新城区、开发区)等关键区域,初步选择了12个优质地块,总面积达4.67万亩,其中建设用地面积达2.64万亩,规划用途涉及未来规划构想的文化、旅游、商业、物流、居住等多个方面。目前,县委、县政府已着手对这些重点区域和优质地块进行严格规划管理,确保做到留“震撼”,不留“遗憾”。
谈及下一步歙县对关键区域的保护控制与集约利用,滕祁源说,歙县正处于经济发展科学转型的关键时期,控制不是不发展,保护不是不利用,关键是既要加快发展更要注重可持续发展,既要扩张规模更要注重提升质量,既要强化招商引资更要注重土地的集约利用,既要科学规划更要注重严格管控,做到先储备后开发、先规划后出让、先环评后建设,牢牢把握历史文化名城、徽文化中心区域及国家园林县城等品牌优势,突出“加大保护古城区、不断拓展新城区、加快建设开发区”的总体思路,坚决杜绝破坏性、掠夺性、低水平、低层次的开发建设,努力实现关键性区域地块综合利用效益的最大化。当务之急是抓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全面落实责任,要求各地各部门引起高度重视,切实领会落实,并与当前工作做好结合。二是严格控制管理,建立健全关键区域监控责任追究制度和有奖举报制度,杜绝发生新的违章建筑。三是完善规划编制,结合各地块的区位特点、资源禀赋、环境基础以及发展高起点、高品位对各地块编制规划。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正面引导,赢得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形成广泛的工作合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从而为歙县未来发展奠定基础、预留空间、打造精品。·凌道文·
“加强关键区域控制,是推进全市持久发展的负责之举、加快发展的务实之举、科学发展的创新之举。”休宁县委书记陆群在接受采访时说,“实施‘休屯同城\’战略,打造‘中国养生之都\’,推进休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既要立足当前,解决好即期发展中的关键节点问题;更要目光长远,统筹谋划好未来发展的全局性问题。”
陆群说,今年来,休宁县立足于“休屯同城”的目标和“中国养生之都”的定位,结合发展实际初步确定了15个关键控制区域,并将其控制区域内的72139亩地,作为休宁未来发展所需的城镇建设、综合开发和文旅特色化发展等备用地,为休宁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就下一步做好全县关键区域控制工作,陆群说,要扎实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完善规划抓控制。按照“总体规划、区别对待、分布实施”的思路,在进一步明确关键区域的控制范围、潜力优势和未来发展功能定位的基础上,按照“一个区域一套规划”的要求,抓紧编制控制区域的控制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力争在年底前完成全面编制工作。二是坚持保护优先,科学管理抓控制。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将“一征一控双拆”工作向关键控制区域延伸,严禁违法建设;坚持不懈地推进控制区域内的“四大整治”、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工作,切实保护好生态;科学严控所有控制区内的项目建设,确保“控得住、稳得好、能持续”。三是坚持惠民利民,依靠群众抓控制。在推进关键区域控制工作过程中,要加强服务、引导和氛围营造,争取更多的群众对此项工作的理解、支持,激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关键区域控制工作中来。四是坚持政策扶持,优化机制抓控制。着力完善各相关乡镇的考评机制、协作机制和保障机制,确保控制区控制工作顺利推进。五是坚持动态管理,科学发展抓控制。要通过加强关键区域控制,更好地推进休宁科学发展、高效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努力在“休屯同城”中为建设黄山现代国际旅游城市作出更大的贡献。
·黄俊军·
新闻推荐
本报讯 休宁榆村乡始终把民生作为主线,克服基础薄弱的不利影响,在逆境中谋求发展,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政府增财。截至目前,该乡国民生产总值超“十一五”预期目标的15%;人均纯收入首...
休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休宁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