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休宁县将黄村进士第、汪村世德堂打造成乡村祝寿、婚庆等农村重要活动场所;歙县为曹氏二宅引进蚌埠奇石收藏家开办了张家奇石馆;徽州区把呈坎环秀轩、罗永祈宅建设成民间工艺品开发、收藏、展示、交易活动场所……自全市“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启动以来,黄山市各区县积极探索,精心谋划,通过业态转型、异地搬迁等方式,实现了古村落、古民居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通过市场化运作模式,对古村落古民居进行差异性、多样性、创新性保护开发,各区县建成了一批乡村艺术会所、农家乐、民俗客栈、传统手工作坊等,涌现出一批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利用的新亮点。截至6月底,全市共打造新型业态132处,过去的黄山区苏氏祠堂改造成了综合文化站;黟县西递行馆变成了客栈会所……由于黄山市古村落、古民居分布较散,给保护和利用带来一定的不便和难度,经过反复论证,各区县对那些不利于在原地保护的古民居通过异地整体搬迁的方式加以集中保护,极大提升了古村落的文化、环境品位,也为古民居提供了良好的“栖身”之所。投资3000余万元的屯溪湖边古村落项目就是从各地遴选出13幢古民居,集中迁移至新安江畔,并将其打造成为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高端旅游产品。
截至6月底,全市已实施28个古村落、332幢古民居的保护利用工作。对于后期古村落和古民居保护工作,黄山市将进一步发掘和开发山水风光、地域文化、人文传统、农家生活、特色农业等休闲旅游功能,做到一村一品、一村一特;将加大业态的研究、发掘和创新,促进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丰富古民居业态形式;并继续推进黟县秀里影视村和屯溪区黎阳故邸等一批古民居异地集中保护。
·袁玉灵·
新闻推荐
本报讯 8月14日,休宁县迅速处置一起被驯养的老虎伤害专职饲养员事件。当日上午10时25分,休宁县林业部门接到报告,在皖南国家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发生一起老虎伤害专职饲养员事件。接到举...
休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休宁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