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红兴
不知怎的,我深深地迷恋上了木梨这座高山村落。
它是休宁县溪口镇境内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那里至今未通公路,对外连接靠的是两条青石板路。
木梨的全称应是“木梨硔”。“硔”是一个古字,《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不见其踪,徽州方言中是“深沟”之意,这是就该村独特的地形而言的。村庄坐落在骆驼形的山脊上,南北西三面悬空,宛若一个半岛,三面是如削的山涧,层层的梯田。
徽州的村落大多坐落在山凹和河谷盆地,建于这种地形的村庄就极为罕见。
村子东倚苦竹尖,海拔近千米,村庄不大,40来户,160多人,詹姓为主,400多年历史。
村内房屋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宛若琴架。后排房屋门口与前排人家屋脊相齐。由于低狭人稠,房屋密匝,门口路面较窄,晾晒物品颇为不便,聪明的山里人,依势而建,在门口搭起了一排排原木架,一米多宽,整齐有序。村民在此晾晒谷物、纳凉歇息。夏秋时节,金黄的稻谷、深红的红豆、碧绿的绿豆等晾晒其上,色彩斑斓,那场景自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古徽州已不多见。
伫立村中,视野开阔,一览无余,前后左右,满眼所见,尽是林海茫茫,竹海摇曳。清晨,云海漫漫,傍晚,晚霞千里,绮丽壮观。这里清风浩荡,空气清新,林涛阵阵。
我与木梨是有缘的。早在十多年前,我就与山上的一位汉子结为朋友。朋友像大山一样,真诚朴实,盛情邀我去做客。他总说,他们村是个小黄山,风光不错。我是一个山水痴迷者,这一说,心就动了,不久就成行了。去了以后,感觉真不赖,是一方胜境,于是十多年来,我每年都要上去看看,从未间断。我几乎爬遍了木梨的千沟万壑,见过四时之景,朝暮之色。
去年初冬,雪后初霁,我约了几位摄影爱好者一同前往。为了能拍到好照片,那天,我们起得很早,4点半便从县城出发,到达邻村詹家山时,天只蒙蒙亮。我们沿着古道爬行,翻过一道岭,天已大亮,到达山腰,视野便豁然开阔,木梨村便尽入眼帘。但见辽阔的天宇下,乳白色的云海无边无际,弥漫腾舞,时沉时浮,将木梨村三面包围。木梨村就像在天上,又像一只战舰在大海里摇晃,周围的小山峰在云海中时隐时现,一会被晨雾吞没了,一会又露出真面目,千变万化,美不胜收。同行的几位摄影发烧友,见此奇景,个个惊叹不已。
约半个多小时,旭日终于喷薄而出,缓缓地越过苦竹尖顶,顷刻,一缕金色的阳光倾洒在云海之上,瓦蓝瓦蓝的天幕下,上明下暗,云海翻腾更加激烈,翻卷万千,一朵一朵,一团一团,那白是层次分明,灰白、浅白、乳白、乳黄;远处木梨村屋顶上的点点残雪,在朝霞的映照下,发出耀眼的光芒。而这一切,又置身于仙姑尖、高湖山、大余山的群山怀抱中,蓝天与白云、青山与人家、雪光与黛瓦,构成了一幅天上人间的水墨画卷。
在村中行走,处处皆景。村口的那株水口树枝繁叶茂,需要几个人合抱。这里的房屋虽然不大,也缺少雕梁画栋,是典型的山居,每家都有一个火炉房。青石板铺就的天街,蜿蜒曲折,虽不宽敞,可古色古香。这里的一切是那般的原汁原味,固守着古老的风俗,散发出浓浓的乡村风情。
在我的朋友家,我们大块大块吃肉,品着干笋、腌辣椒等农家土菜,觉得从未有过的舒坦。木梨人特豪爽热情,真诚待客。木梨的米酒纯正醇厚,是我喝过的最好米酒。
回来之后,我们就在报纸及各大网站发图片,点击率很高,一下子引起了轰动,有了“黄山最美的高山村落“之誉。
这以后,沉寂的木梨开始热闹了。几天后,市里一个30多人的旅游团也来了。不久,杭州著名的起点户外运动俱乐部的驴友也来了二十多人,其中有不少是浙江资深摄影家和媒体记者。
木梨的名气逐渐大起来。去年冬季,知名摄影家李松茂先生就来山上采风。今年以来,已有二十几拨人,全国各地的摄友前来采风,其中包括著名的国内摄影金像奖获得者朱恩光大师等,他们对木梨风光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我只要有空,就做向导。
这大半年来,我见过油菜花开的木梨,拍过雨中的木梨,见过几次云海更为壮观的木梨,让我对木梨的美景有了更深的了解。
最近传来喜讯,木梨村被列入了黄山市百佳摄影点的名单,我们为之欣喜。
美是需要不断被发现的,我坚信只要我们努力,“天上人间”木梨的美,一定会拨动更多人的心弦。
新闻推荐
本报讯 “本以为‘低碳\’离咱农民很遥远,现在我们发展有机茶,搞起乡村旅游,还用上沼气池、太阳能热水器、节能灯和电动车了,每天过的都是低碳生活!”7月21日,休宁县岭南乡三溪村村民胡云枝...
休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休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