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通公路,百姓得实惠”。“便利的交通,可让农产品卖上了好价钱!”近日,笔者在休宁县万安镇福寺村走访时,不止一次听到这样的话———福寺村实施的“村村通”工程,不仅改变了农民买进卖出靠肩挑背驮的历史,而且加快了农副产品流通,更为广大农民搭建了一座致富金桥。福寺松萝茶厂的负责人就给我们算了一笔账,过去他家的茶叶原来每公斤只能卖9元钱,还要请人驮到山下,现在每公斤能卖到60元,车子直接开到茶园收购,一年可增加收人一万余元。
“村村通”民生工程不仅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人,也使农村从此告别了“进不去、出不来”,“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历史。笔者从市交通运输部门获悉,2006年至2009年底,黄山市“村村通”工程完成2904公里,通水泥(油)路建制村669个,全市建制村通水泥(油)路率已达97.5%。今年是黄山市农村公路“村村通”民生工程建设的第五年,也是“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的最后一年,今年计划完成“村村通”民生工程158.7公里,计划总投资3967.5万元,新增通水泥(油)路建制村15个,至今年底全市建制村通水泥(油)路率将达99.3%,基本实现全市适宜通公路建制村通水泥(油)路目标。(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农村公路通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就有了出路,发展的潜力就被激活了。交通便利了,改变了生产条件,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得到了解决。公路通了,城乡近了;脑筋活了,门路广了;收人多了,面貌变了。没有农村交通条件的改善,“山里山外两重天”的局面就无法彻底改变,农产品运输难、出售难、货损多、成本高、价格低的问题也就没有办法从根本上得到有效解决。从三区四县广大农民的只言片语中,我们深深感受到,“村村通”民生工程的实施,不仅给农村和农民们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为乡村经济发展构建了“加速器”和“孵化器”。
“铺下的是路,竖起的是碑,连接的是心,通达的是富。”现已成为广大农村广为流传的新民谚。 ·孙冯燕陈洪明·
新闻推荐
本报讯“目前,我们正严格按照安保工程的要求进行施工建设,力求把齐云山旅游公路安保工程建成黄山市公路安保工程的样板工程,并确保在8月底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5月25日,休宁县齐云山管委会...
休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休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