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休宁新闻 > 正文

殷殷嘱托不敢或忘——追忆孙起孟四次为家乡题字

来源:黄山日报 2010-03-08 22:43   https://www.yybnet.net/

图(中)为孙起孟先生,(右)为吴象先生□胡宁

“孙起孟先生今天中午12时30分去了!” 

3月2日下午消息传来,一时间竟不知如何回应。与孙老交往的点点滴滴蓦然涌上心头。 

当日晚央视《新闻联播》再次证实,一位与休宁、与黄山息息相关的百岁长者真的离我们而去。虽然知道孙老年事已高,虽然知道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的生命是多么的短暂和脆弱,但总是奢望,孙老能够更加长久地指点我们,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我是2000年奉调至休宁工作后才有了机会与孙老接触。此前知道孙老是休宁商山人,知道一直以来,休宁各项事业的发展,家乡的大事小情都始终牵动着孙老的心。2002年的6·26洪灾,老人嘱托给商山乡寄来5000元。商山乡需要建商山大桥,老人率先捐款。孙老尤其关心齐云山旅游和休宁的农科教工作,曾于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视察过齐云山和溪口职业中学,凡是家乡的事情需要他尽力的,孙老都满腔热情地予以支持,其中也包括新世纪四次为家乡题字。 

新世纪孙老首次为家乡题字是2002年的2月27日,我代表休宁县政府第一次赴京拜望孙老。 

那天,首都北京晴空明净、飞花点翠。一大早,我们一行3人匆匆从住地赶往三里河大街。此次拜访主要是向孙老汇报家乡的各项事业发展情况,同时聘请孙老担任休宁县政府的高级顾问。 

我们向孙老秘书转达此行的来意,几分钟后,秘书进来通报,说孙老答应马上接见并已在等候。一走进孙老寓所,孙老迎上来微笑着和大家握手:“欢迎!欢迎!” 

虽然知道孙老生活一贯简朴,但进了房间还是出乎之前的意料。若不是亲眼看到,我难以想象一位高层领导干部竟节俭若斯。进门的过厅里,靠墙放的是一张旧餐桌和几个旧木凳,客厅里仅只一套米色的旧沙发和明显陈旧的电视柜。孙老告诉我,家里现在用的床、桌椅、书柜大都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政协机关配置的、六十年代折价给个人的老式家具…… 

许是因为家乡来人,孙老显得特别健谈。我问候了老人家,又问他退下来以后,每天忙些什么。孙老笑答:仍然保持以前的习惯,早晨6点起床,先户外散步,上午看书报、文件 

…… 

向孙老详尽汇报了黄山市和休宁县近年的经济建设情况后,我现场为老人播放了带去的名为《乡音、乡情、乡貌》的光碟。老人凝神观看,16分钟的专题片,孙老的眼睛始终没有离开屏幕。当画面中出现地道的休宁方言时,老人情不自禁发出舒心的笑声。片子放完后,老人情溢言表:“变化太大了,与我小时的家乡相比,真是天壤之别!” 

交谈中,孙老对家乡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殷切的期望,他说:“一定要保护好黄山,黄山是我国两代领导人都到过的地方,值得骄傲。一定要注意环保,要做到可持续发展。”他还说,黄山的城市建设要有规划,“千变万变,不要把城市品位变掉了。”孙老思维敏捷,激动地说道:“只要长期坚持发展的观点,家乡人民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一个多小时转眼过去,因不忍心影响孙老休息,我们起身告辞。行前,我代表休宁县政府诚聘孙老为县人民政府高级顾问,并恳请孙老为家乡题词。老人一一应允,并与大家合影留念。至为感动的是,孙老不顾年迈亲自将我们送到了门口。 

次日上午,我们取到了孙老为休宁县承办的第二届中国黄山茶交会的题辞———“新安源头水,黄山顶上茶”以及为“齐云山画册”、“海阳漫话”等的题字。 

同年8月,休宁县藉休宁中学90周年校庆之机启动“311十1”千人扶贫助学成才工程,即由3名院士、10名博士、100名教授、1000名休中校友及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千人助学成才活动,扶持一批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完成中学学业。孙老听闻后当即为活动题辞———“扶贫助学成才———纪念休宁中学创立九十周年”。殷殷之情,跃然纸上。 

2004年3月27日,由休宁籍前辈,原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吴象的带领,我再次走进孙老简朴依旧的寓所,与两年前有所不同的是,这次的交谈不仅限于家乡的事物,而是将话题提到一个更高的层面。 

谈及中国民主建国会的创立,孙老谦虚地说:“民建是抗战胜利后由黄炎培、章乃器、施复亮、胡厥文等爱国的民族工商业者和一部分知识分子,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引下,在重庆发起的一个政治组织,我也曾参与其事……”孙老还谈起一段鲜为人知的史实:“民建发起时用的是民主建国会的会名,解放后,经过一位中共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点,才改为中国民主建国会的会名。” 

回首往事,孙老沉浸在那段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里:“全国解放前夕,我受民建中央委托,与章乃器、施复亮代表民建由香港赴东北解放区,参加了筹备新政协工作。1949年6月,我出席了在北平召开的新政协筹备会。1949年9月21日,在中南海怀仁堂开的政协第一次全体会 

议上,毛泽东同志致开幕词:‘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半个多世纪过去,这情景依旧深深地印在孙老的脑海里。 

孙老担任第七届、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是在他77岁至87岁的十年间。如此高龄的孙老仍为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呕心沥血、忘我工作。1993年,孙老首先提出将基本政治制度写人宪法修正案的意见。回忆当时,孙老说:“我记得,此事由我与在人大常委会分管立法的副委员长王汉斌联系,请他转述民建中央的上述意见。后来汉斌同志告诉我,中共中央提出的关于宪法修正案的几点补充建议已经采纳了民建中央的这项建议。” 

第三次题字,孙老为家乡休宁写了一句充满睿智的祝词:“善用旅游资源,振兴休宁经济。”“善用”一词,当时的我并未体味出太多,直到“人类生存与发展”、“低碳经济”等名词开始深人人心的今日,方始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妙用。 

其后几年间,每有机会,总想去拜望孙老,又恐太过骚扰,遂以书信往来为主,让我特别感动的是,孙老的亲笔不仅语气谦和,且都是装在翻面的旧信封中。孙老的秘书告诉我,孙老一向节约,他刚到孙老办公室工作时,干的第一件活就是把一大堆旧信封翻过来重新粘上再利用…… 

每次给孙老写信,都只冠“孙老”而不敢用“副委员长”的称谓,非不敬也,实不能耳,盖因一次孙老的来信中写道:“我的职称,已成陈迹,用‘同志\’的称谓,似较亲切如实。尊意云何?”大家风范,实非我辈所能企及。 

2008年6月25日,孙老因病住院,消息传来,休宁人民挂念不已,带着家乡父老的嘱托,我专程赴京探望孙老。走进病房,尚在康复中的孙老正在休息,一看见家乡来人,孙老费力而执著地从病床上直起身子,略显羸弱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在转达了家乡父老的问候之后,我酌情汇报了近年来休宁倾力打造“状元县、有机茶、乡村旅游福地”品牌,切实发挥文化、生态和资源优势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做法与成效,孙老不顾术后体弱和年事已高,专注地倾听着,并不时点头颔首。当听到“去年我县农民人均收人已达4300元,并建起了全国唯一的木工学校和平民学校,首创了全国独一无二的匠士学位”时,孙老即刻拍手称赞,虽因手术不能讲话,但满脸灿烂的笑容中,无不流露出一位世纪老人对故土的无限眷恋、对家乡发展发自内心的高兴和对未来的真诚期望。望着这一切,守候在病房的孙老女儿孙昌华女士也连连说道:“爸爸这段时间很好,今天尤其高兴。今后如有可能,一定尽早回家乡看看。” 

孙老最后一次赠语,援引了林则徐先生的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题字勉励。 

殷切的厚望,让我无时或忘。

新闻推荐

五城派出所全力打造“平安校园”

本报讯今年新学期开学以来,休宁县公安局五城派出所结合辖区实际,认真开展了校园及周边秩序大整治行动。五城派出所联合五城镇政府、五城交管中队等有关部门对校园及周边进行—次全面的...

休宁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休宁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吴健夫同志逝世2010-03-19 18:25
评论:(殷殷嘱托不敢或忘——追忆孙起孟四次为家乡题字)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