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世兵
核心提示:这些形如鼓状的石墩,大小各异,堆放高低错落,鼓面中心皆凿有口径如大碗口般粗细的空心圆柱,贯通上下两面。
与几位友人去了一趟祁门西乡的传统古村落——渚口,走进了徽州民国第一祠堂——“贞一堂”。“贞一堂”为渚口村倪氏宗祠,不难找,就坐落在村子中央。那天,我的双眼没有在祠堂的“四梁八柱”间流转、停留。最终,我的眼光聚焦在“贞一堂”前广场两边堆放的几十个鼓形石墩上。
这些形如鼓状的石墩大小各异,堆放高低错落,鼓面中心皆凿有口径如大碗口般粗细的空心圆柱,贯通上下两面。显然,这“石鼓”不是用来敲的,每个鼓面中心都“破”了个大圆口,即便能敲,也是“哑鼓”,更何况鼓槌也不曾见到。这“石鼓”倒有点如卢沟桥上的石狮子,静静地安放在广场上,仿佛对过往之人诉说着什么。
这“石鼓”所为何用呢?随行的顾女士告诉我,别小瞧了这些“石鼓”,大有来头呢!据说,过去倪氏宗族中,每有一个考取举人以上功名的子孙,就会凿一对“石鼓”,摆放在祠堂前,在“石鼓”中央各竖起一根旗杆,向世人炫耀,以昭示后人。哦,原来如此。明白了,其实这些大大小小的“石鼓”就是用来插旗杆的底础基石。
“一个,两个,三个……”我念念有词地数着。“不用数了,一共十八对,三十六个。”随行中有人告诉我。“哦,这十八对‘石鼓’,其实就是历史上渚口倪氏一脉的十八名才子名士啊。怪不得,修建了规模宏大的贞一堂,这倪氏宗族旺盛着呢!”我若有所思地答道。目前在祁门四乡中尚存的大大小小的古祠堂不下百余座,可在祠堂前有如此之多旗杆石鼓的还未见第二处,就是在整个古徽州区域也没听说过,足见渚口倪氏一脉往昔的显赫。
“动荡岁月中,倪氏族人为保护这些旗杆石,将它们统统搬到村前面的河里,用泥沙埋起来,才免遭毁坏。”渚口村的支书告诉我。“如今啊,倪氏族人遍布各地,祠堂门口新添的这对石狮就是见证。”原来,前段时间,村中倪氏族人举行过一场盛大的宗祠祭祖活动,全国各地的倪氏族人回乡祭祖,捐赠了这对镇守在祠堂前的石狮,以表示对先人的敬畏和缅怀。
细细查看这些“石鼓”,一部分“石鼓”已遗失了底座,直接摆放在祠堂前广场的青石板上,虽美中不足,却也更接地气;有的“石鼓”下有底座,这些与“石鼓”差不多高的底座也是形态各异,有的似圆圆的“磨盘”,有的呈正六边形的“螺帽”状。在这“石鼓”群里,我突然对其中的“另类”产生了兴趣。从外形看,不似鼓,正六边形的底座,正六边形的“身”。底座厚实平整,每个侧面都刻着花卉图案。什么花寓意什么,我虽不能识,但我想肯定是“金贵”的,蕴含着吉祥的寓意。“身”的一面刻着“进士”的字样。不难看出,这些“另类”背后的人绝非“另类”,定是村中倪氏科举制度下高中的进士,了不得!
据史料记载,渚口村历史上文科进士有三人,除清代的胡士著外(渚口自古为倪、吴、胡三姓村),倪氏一脉有明代的倪思辉和清代倪望重;武进士为明代的倪本宪、倪本虹。这些“进士旗杆石鼓”,想必一定与倪思辉等几人有关,最有可能的是倪思辉和倪望重。
用手轻轻抚过鼓面,透心凉。这是青石的温度,也是历史的温度,那般刻骨,触及心灵。偌大的“石鼓”由青石凿成,“鼓面”异常平整,“鼓壁”十分圆滑,手感舒适。然而,或许是沉浸于太久的历史,经历了太多风霜的侵蚀,抑或是人为的因素,有的“石鼓”上出现了一道道裂痕。可是奇巧就奇巧在这些裂而不断的一道道自然形成的纹饰,给无言的“石鼓”平添了几分灵动,平添了生命的气息。
新闻推荐
近日,省地震局公布2018年安徽省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分类评定结果,祁门县二中运动场列入省二级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近年...
祁门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祁门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