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台玉盏立宫黄,飘逸清奇淡雅妆。雨露阳光期望远,无肥乏土亦芬芳。”“冰清玉洁性灵奇,款款凌波仙子姿。不与凡花争媚俗,台几静室两相宜。”那天,记者出了徽州区呈坎景区后,便在微信上收到了王彩霞发来的两首《咏水仙》。她说,这是写给自己的,其中那一句“无肥乏土亦芬芳”,便是自己人生的真实写照。
□ 记者 汪悦 汪嫒
吴玉莲 程向阳 文/摄
“来来来,看一下啊,这里面有原创的明信片,还有我自己出的一本诗集呐,欢迎来看一看了。”7月的骄阳似火,徽州区呈坎景区环秀桥头,每有游客走来,王彩霞都会站在门边热情地喊上几句,嗓门清亮。在这样的吆喝中,记者走进环秀轩,听了一节十分精彩快乐的人生自述课。
A 环秀轩里墨香浓
出生于徽州区呈坎燕翼堂的王彩霞曾在徽州古典园林建筑公司供职,后入籍祁门,在祁门县胥岭中学任教,之后在前进门诊部祁门分部从医13年,业余致力于文学创作,古体诗词、文史作品屡见报端。黄山名词人黄澍先生评其诗词“不事雕琢”“内容广泛,情感深厚”,被《文艺报》艺术人生画刊评为2004年度百名“人民艺术家”之一。
呈坎镇百年老店环秀轩,现在的主人便是王彩霞。一进门,目之所及全是字画,书香墨韵让这幢老宅凭添了几分文人气息。
宅内的一侧是一张大桌,桌上有笔墨纸砚,也有布料、剪裁工具等。桌旁的墙上贴了不少习作。
“这上面很多书画是我的老朋友送的,有很多黄山市著名的书画家哦。”王彩霞爽朗地笑着说,没事的时候,自己也喜欢写写画画,但自己十分随性,从不拘束,想写字的时候就直接把桌上的东西一挪,全部推到桌子一头。“呵呵,你别看我这里又小又乱的,但是很多书画家都很愿意也蛮喜欢来我这里写写画画的,很多人就喜欢这种感觉。”
王彩霞还喜欢写书画鉴赏评论,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解读书画家笔下之功及特点,往往都能得到他们的认同。
B 巧思妙手制旗袍
除了书画、古玩,屋内引人注目的便是大门两边挂着的旗袍了。十几件旗袍款式、花色不一,被挂放在门两边的衣架上,许是主人怕沾了灰,便用透明的塑料纸搭在上面,这层塑料纸收敛起了旗袍夺人眼目的美丽。
“我觉得你们可以看看我这些旗袍,一针一线全部是我自己手工制作的。来,你看可能找到针脚、线头?”王彩霞托起一件旗袍的领口、袖口,指着上面向记者招呼。记者前后里外仔细看了几遍,旗袍的接缝处平整,却不见一个针脚、一丝线头。“这是我自己设计的,花费了不少心思呢,手艺还不错吧?”王彩霞对自己的作品很是满意,“旗袍,是传统服饰,很美。它的含蓄内敛、若隐若现跟徽州女人这种温婉的气质是相符的。我觉得像这种传统的手工艺活,真的需要有人关注传承。这些是改良过的旗袍,现代人穿着不失美感,也很方便,真的比那些露肩露背露腿的美多了。”
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王彩霞,一头乌黑的长发被利落地盘成了一个发髻;身材不臃肿不清瘦比较匀称;一件白色黑圆点裙子合身、得体。说到兴起,“手舞足蹈”,喜形于色,现出孩童般天真。
C 《墨痕集》里抒心意
“有人问我,为什么胖不起来?我想告诉你,无穷的上进心是最好的减肥秘方。”王彩霞说,作为一名妻子、母亲,她既要上班,且因为丈夫常年在外地工作,还需要独自带孩子。当时她在祁门门诊部上班,工资很少。为了补贴家用,就给人做衣服、做帽子,后来竟变成了儿子口中的“多功能妈妈”,可以为他定制各种专属的衣裤和书包。
生活的繁琐苦闷让她想要寻找精神的宣泄出口,这时才与诗词结下了缘。在当时祁门一位老学者的指点下,她接触了古典诗词,凭借天赋很快就掌握了诗词规律,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多年积淀下来的文学素养,用诗歌记录了自己的心路历程。
“洁身自好勤劳作,淡饭粗茶野菜香。但愿心安犹实在,清贫可换寿年长。”——《清居》;“玉米秆甜立满场,精挑细品入箩筐。乡人沿路嘻争讨,及至家门已送光。”——《乡趣》信手翻吟,王彩霞的《墨痕集》直抒胸臆,情感真实。“我那时候是看到什么就联想到什么,我的诗歌都是写平常事物,但实际上都是意有所指。我这人就是这样,也许有人会觉得癫痴,但我觉得我活很真实,很洒脱,也很快乐。”王彩霞笑着说。
新闻推荐
7月28日,祁门县闪里镇文堂村“为荷而来,清凉一夏”首届荷花节拉开序幕,盛放的花朵点缀在摇曳的荷叶之间,让无数游人流连...
祁门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祁门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