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四大队,有一个“鲍育宁工作室”,这正是2016年,市公安局党委特意以该大队副大队长的姓名命名的。正是在这个面积不大的工作室里,鲍育宁利用他的研判特长,分析挖掘各类系统数据,夜以继日开展信息研判,直接协助大队抓获了一大批历年网逃。仅2017年,鲍育宁就带领“鲍育宁工作室”的战友,成功协助外省、市抓获在逃人员200余名,其中公安部B级通缉令网逃6人,部督案件网逃9人,故意杀人案网逃38名。
鲍育宁于2008年参加公安工作,2013年1月从事刑侦工作。多年来,他通过情报研判特长,指挥参与侦破了一大批案件。“第一,我们对所有案件的现场一定要仔细勘察,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第二,利用现有的高科技手段,对整个案件进行全方位侦查。”鲍育宁在介绍自己行业特长时娓娓道来,“当一个案件进入瓶颈期的时候,可以反向去巡查追踪,经常能发现一些疑点、痕迹。”
1987年元月,祁门县一桥洞下发现一具无名尸体,经过调查,警方认定系他杀并很快锁定浙江临安籍嫌疑人练某。然而,练某却在人间“蒸发”了30年,杳无音讯。专家组为了抓获练某,足迹遍布安徽、浙江、江西、陕西等多个省份,然而每次都无功而返。时隔30年,2017年“鲍育宁工作室”在命案积案攻坚中,对练某进行专项研判,在排查海量线索后,最终作出大胆猜测:“练某已经漂白。”在排查中,鲍育宁和同事们发现,“杜某在3个城市出现过,而这3个城市都是逃犯练某亲戚所在城市,这不是一个巧合,我们当时初步判定他应该是在逃30余年的逃犯练某。”2017年底,“杜某”现身安徽某市,抓捕组连夜出发,一举成功抓获。经查,“杜某”就是练某。
工作中,鲍育宁认真传帮带。“他作为我们的师傅,不仅教会了我们如何在蛛丝马迹中寻找线索,破解难题,也在日常实践中用他认真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们。”休宁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吴沛说。
从警以来,因工作业绩突出,鲍育宁多次获得全省追逃能手、岗位标兵等荣誉称号,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获得嘉奖4次,被评为全省杰出人民警察,并多次受到市公安局、安徽省公安厅通报表彰。
作为一名长期耕耘在追逃一线的民警,鲍育宁仍保持继续学习的态度,孜孜不倦地奋斗在研判前沿,争取快破案多破案,做好人民的守护者。·疏芳芳·
新闻推荐
□陈琪前年陪康博士路过休宁一家古玩店,买了一套怡和祥茶号的茶票,橱柜里有一把“秋江冷艳”直桶茶壶,瞅了一眼是江...
祁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祁门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