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小平路
本报记者在祁门县采访“旅游+”
在黄山风景区,发掘美景背后的坚守
访农户、干农活,深入一线“走转改”
记者在歙县新安江街口段,采访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开展情况
体验感受黄山挑山工的艰辛
写好茶文章,推动乡村振兴
记者采访台湾画家
民俗活动吸引大家关注
工地采访
进村入户
采访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向村民了解古民居保护利用情况
互联网直播,展现新媒体优势。脚上沾满泥土,笔尖凝固深情!198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为黄山日报提写报头。三十年来,黄山日报记者编辑坚持深入一线,贴近群众,亲身探寻在小平同志“黄山谈话”精神指引下黄山的发展变化,亲眼见证改革开放以来黄山市各行各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亲耳聆听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发展的期盼,努力用脚步探索黄山精彩,用笔触记录社会进步。
在纪念小平题写黄山日报报头三十周年之际,本报特推出老中青三代报人一线“走转改”图片专版,生动再现记者编辑“在路上、在基层、在现场”的风采风貌。
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我们将不忘初心,再出发。
新闻推荐
本报讯6月26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健玲赴祁门县督查今年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并对去年B类建议办理情况进行“回头看”。...
祁门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祁门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