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许晟
晨刊讯入伏以来,黄山市进入高温“烧烤”模式,持续高温闷热天气导致中暑病例频现。有关疾控专家提醒,人在35℃以上的高温环境中极易发生高温中暑,从事户外作业应避开正午前后高温时段,居家应加强环境通风,注意劳逸结合、清淡饮食,保证足量饮水。一旦出现脱水、循环衰竭、痉挛、高热等重症中暑症状,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16日9时,记者在市人民医院急诊科采访,一名医生告诉记者:“昨晚就收治了一个中暑的病人。”据了解,患者是一名年过半百的女性,平日在家喜欢关闭门窗睡觉,几乎从不使用电扇和空调。最近两三天内,家人数次与其联系均未果,念其独居恐生不测,遂于15日晚报警求助。“听说是破门而入。”随后,患者被紧急送进医院抢救,经检查,体温高达41℃。“结合患者所处的环境和临床检查的结果,基本可以断定是高温中暑,应该属于非劳力型高温中暑。目前看来,患者的后续治疗可能不太乐观,我们不清楚这种高温状态持续了多久。”这名医生指出,非劳力型高温中暑多与环境通风不良、患者体质虚弱等因素有关。
“今天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接到2个高温中暑的求助电话,第一个的报警时间是上午9点44分,地点在屯溪区百鸟亭;第二个的报警时间是早上,地点在黟县宏村景区。”上午11时,记者电话联系市120医疗急救指挥中心,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7月12日进入伏天以来,该中心几乎每天都能接到高温中暑的求助电话。“7月15日晚上8点多钟,祁门县茶花女塑像附近有人发生中暑;7月14日,祁门南门车站有人发生中暑;7月12日,我们接到3个高温中暑的求助电话,病人分别在祁门县、屯溪区和徽州区。”据了解,与入伏前相比,近期黄山市持续高温闷热天气,高温中暑病例明显增多,但均为散在病例。
“高温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功能障碍,高温作业和夏季高发。”市疾控中心疾控科科长胡晓申指出,在高温、高湿、暴晒、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人体会出现散热障碍,导致体内热量蓄积,发生中暑。一般来说,过劳、睡眠不足、工作强度大是高温中暑的主要诱因,老人、儿童及有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易发。中暑初期会出现头痛、头晕、心悸,体温升高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恶心、呕吐、痉挛、昏迷和意识丧失,甚至死亡。“高温中暑现在已经成为公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黄山市已从6月1日起启动高温中暑病例报告,收治医院应当按照要求填写高温中暑病例报告卡。”
胡晓申提醒,夏季高温时段应尽量避免外出,尤其是正午前后。在室内活动要加强环境通风,必要时使用电扇或空调帮助降温。从事户外作业应采取防晒措施,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高温、高湿、密闭环境中。应保证足量饮水,大量出汗后应适量饮用盐水。注意劳逸结合、清淡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增加身体的环境适应能力。一旦出现中暑先兆或轻度中暑,应及时转移至阴凉、通风处静卧休息,可饮用淡盐水、冷西瓜水、绿豆汤等进行补水,同时服用仁丹、十滴水或霍香正气散等防暑降温药物。对于出现脱水、循环衰竭、痉挛、高热等症状的重症中暑病人,应及时送到医院进行急救处理。“有消化道慢性疾病的人也要注意防范高温中暑,因为吸收不好,营养跟不上。”
新闻推荐
本报消息记者赵天彪通讯员江国华报道日前,一起因“六粒米饭”引发的遗赠扶养协议纠纷案件,经黄山市祁门县人民法院主办法官耐心细致地劝解,最终以原告高某某主动撤诉的方式结案。7月10日,记者从黄山...
祁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祁门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