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记者采访小记者 舒 俊/摄
城管点赞 李小云/摄
交警护航 姚大盛/摄11月5日上午,黄源集团·喜相随“成长2016”第六届黄山小记者节暨年度十佳、优秀小记者颁奖活动在中心城区举行,小记者的成长,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他们出色的表现赢来人们点赞。
关工委:希望小记者通讯社成为培养人才的摇篮
□ 记者 舒 俊
台上小记者们表演精彩,台下市关工委主任叶枝光看得津津有味。“小记者节办得很好,通过这个平台,调动了孩子、家长、学校、主管部门和社会各方的积极性,展示了黄山市少年儿童的风采。”叶枝光说,自己已经连续参加了好几届小记者节,一路走来,规模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丰富,效果也越来越好。
“今天的学礼仪环节充分结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徽文化,对孩子们是一个全方位的锻炼,对他们的思维、写作技巧、表达能力、待人接物水平的提高都有好处。”叶枝光表示,下一步市关工委也将把小记者通讯社作为重要的平台大力宣传,让更多的人来关注、支持小记者工作,同时希望小记者通讯社继续努力,不断扩大影响,成为培养人才的摇篮。
教育局:小记者为学校课程添加了新元素
□ 记者 李小云
第六届小记者节活动现场,市教育局副局长许大瑜从头到尾坐在嘉宾席上认真观看。他告诉记者,学校课程是学校整个活动的总和,其中不仅仅只是知识传授,还有技能、情感的培养,社会实践活动也占了很大一部分,但社会实践活动落实起来是多方面的。小记者是一个很好的社会实践平台,孩子们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学会观察社会、了解社会、与人沟通等多种东西,对孩子们参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也给学校课程增加了一个新的元素。“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我希望小记者活动今后能经常性、计划性、有目的地开展,使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同时提高自己,影响社会。”
城管:为同学们现编的文明劝导语“点赞”
□ 记者 李小云
“车辆不乱停乱放,争做文明市民”“想要垃圾变成宝,垃圾进桶少不了”……第六届小记者节上,屯溪区城管局五中队指导员陆仙,给同学们现场所编的文明劝导语一个大大的“点赞”。
“我觉得将创城及日常维护市容市貌的相关内容,融入小记者节活动里太有意义了,现场很直观地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文明行为,什么是不文明现象,培养他们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习惯。”陆仙说,日常生活中,垃圾随手扔、车辆乱停放、商家占道经营等不文明现象经常看到,城管部门的“管”,其实更多的是规劝和引导。“管的目的是为了今后不管,希望每位市民都能将我们的城市当成自己的‘家\’,抛弃陋习,争做文明市民。”
交警:护航小记者节
□ 记者 姚大盛
为确保小记者节活动现场周边的交通疏导和交通事故预防工作,保障交通安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一中队派出协警人员,在繁忙的全域环境整治交通秩序专项整治期间,利用街面“站高峰”宣导工作间隙,对活动现场过往车辆进行疏导、调流。
据了解,眼下黄山市距离全国创建考评仅剩下1个月不到的时间。就交警部门而言,上级要求其发挥交通秩序管理主力军作用,进一步明确重点时段、重点路段、重要节点管理范围。目前,针对非机动车逆行违法行为突出问题,交警部门加强宣传引导、曝光反面典型和处罚力度,同时,梳理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交通违法行为通报至所在单位。“今天早晨7点整,我们一中队的周六值班人员就全部到岗,在辖区重点路段进行宣导。”交通管理警务人员蒋新华告诉记者,他们现在每天早上7时到8时半,中午11时至12时都要进行重点路段的交通管理宣导工作。所以,上午8时30分许,“站高峰”工作刚告一段落,他们就利用交通管理街面宣导工作间隙,来到小记者节活动现场周边,引导车辆、群众文明通行。为小记者节活动顺利进行隔离出通道。
礼仪培训师:希望孩子们做礼仪好少年
□ 记者 冯 劼
“小朋友们,你们在刚才四位姐姐的礼仪展示中,找到了哪些礼仪规范?远处见面挥挥手、近处遇到点点头……”第六届小记者节上,黄山雅致咨询管理公司礼仪培训师、黄山学院副教授程静静现场为小记者们教授中华礼仪文明。通过现场互动等环节,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传递给孩子们自信和常识。
近年来致力于礼仪文化培训和推广的程静静,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教导孩子们为礼仪徽州加油,做礼仪好少年。程静静总结了四句话:友善的目光、亲切的微笑、热情的语言、优雅的举止。她概括道:“这既是礼仪,也是行为规范,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文明礼仪显得尤为重要,能展现出个人的精神风貌,也代表着个人、地方乃至国家的形象。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们现在推广文明礼仪规范,需要从小做起,从孩子们做起。”
程静静介绍说,礼仪是一个人情商的体现,突出的是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在培训中,她会遇到一些客户,他们对礼仪的理解较为浅显,认为只是一种形式。其实不然,礼仪是应该根植在内心深处的,是一个人综合素养的体现。它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学会。“有机会带着孩子们学习,也是希望能培养他们的这种礼仪规范,让他们从中受益,并且形成一种自觉的行为。当下,在北京和广州的一些大城市已经有礼仪课走进课堂,并且是必修课,未来这也会是一个大趋势,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也希望孩子们做文明礼仪的好少年,为礼仪徽州添砖加瓦。”
黄源集团:爱心传承是责任
□ 记者 方 伟
又是一年小记者节,地方变了,参加活动的同学们变了,但是现场出席鼓励小朋友们的领导没变,冠名支持的单位没变,依然是“喜相随”。不过,他们又有了一个新的名字——黄源集团。
前些年,时任“喜相随”老总,现在的黄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山市青年徽商商会会长张一鸣很豪气地跟我说:“小记者节,我们冠名、赞助至少两届起步。”确实,张一鸣践行了他的诺言,从“成长2013”、“成长2015”到今年的“成长2016”,他们已经连续冠名赞助了三届。谈及这些,张一鸣直言“不值一提”。然而,经不住我的“软磨硬泡”,他还是说出了自己的初心——爱心传承。
张一鸣,山东人,出身农家,经过多年打拼,在黄山立住脚跟,如今已然挺进了上海滩。他说的一句话,我至今犹言在耳——“未来的希望在孩子,我们能为孩子做点事,这是应该的”。
去年,张一鸣人在外地没能到小记者节现场,但是,他提前半个月安排好了小记者节的所有事项。今年,为弥补遗憾,他专门推掉其他活动守候现场,并要求他的团队从舞台、背景、奖品等方面全力服务小记者节。他说,所有的这一切,都只是为了让小记者有一种切身的体会——社会在关爱着他们!
随着企业的稳步快速发展,今年3月,张一鸣成立了黄源投资集团。虽然是企业,但是张一鸣要求集团以“弘扬中华文化,助力中国梦”为使命,秉承“活力创新、精诚合作、敬业担当、成就他人、阳光稳健”的价值观,潜心实现“百年黄源,全球最大文化投资集团之一”企业目标和企业文化。
多年来,张一鸣带领他的团队一直热心公益事业。2013年,向黄山光彩事业促进会捐赠5万元;2014年,向歙县上丰乡贫困户捐赠7.5万元、向歙县雄村乡捐赠1万元;2015年,他又向黄山光彩事业促进会、黄山市老年公寓、歙县岩源村等单位捐资5万余元;今年,他先后向黄山区山河村贫困户、歙县南源口贫困学生、歙县岩源村贫困户、屯溪区养老院等单位捐资3万余元……短短几年时间,张一鸣和他的黄源集团已向黄山市各界捐赠20余万元爱心资金。谈起这些,他只是微微一笑。他说,他所做的这一切,只为了不忘初心:以自身之力,积极回报社会,努力成为一家“有温度,有责任,有担当”的企业。他说,冠名赞助三届小记者节,为的是让小记者能够树立小公民意识,爱祖国、爱家乡、有爱心、有担当,积极传递快乐、传播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老师:希望更多孩子参与
□ 记者 李小云
连续参加了三届黄山晨刊小记者节,在徽州区岩寺中心学校校长洪邦忠眼里,今年的小记者节形式更加多样化,尤其是和交警、城管部门的互动环节,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强烈的兴趣,而且也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目前,岩寺中心学校有小记者70多名,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小记者的动手能力、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等,都有很大的提高。我们希望今后有更多的孩子参与到这类活动中来,在锻炼能力的同时,丰富孩子们的内心生活。”
家长:见证孩子成长进步
□ 记者 凌 良
王晓庆家住祁门县,和妻子许媛一起为孩子加油。今年读4年级的女儿,是黄山晨刊优秀小记者中的一员。“我们非常支持孩子加入小记者队伍,不仅为孩子提供了锻炼学习的机会,而且在交流中让孩子不断成长进步。”许媛说,丰富多彩的小记者节活动,让孩子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也在快乐中体会到采访和写作的乐趣。
从事酒店工作的王菲华,也很支持女儿谢心语加入小记者队伍,尽管家住黄山区汤口镇,她仍然一大早开车将女儿带到屯溪的活动现场,和女儿一起感受小记者活动的精彩。“今天来了这么多的小记者,活动非常好,也很震撼。”
程荷英陪同在汤口就读6年级的女儿首次参加小记者节活动,很是激动。她告诉记者,女儿为了参加这次活动,准备了好久,非常用心。女儿自从成为小记者后,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在把握事情的重点和细节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她希望孩子能够在小记者队伍中学到更多有用的东西。
小记者:我骄傲我自豪
□ 记者 钟 伟
“小记者这个平台提升了我的写作能力,增进了我的沟通交流能力,我觉得小记者不光要在校园树立榜样,还要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记录身边好人好事,弘扬正能量。我以自己是一名小记者为豪。”小记者节现场,来自祁门县祁山小学的四年级学生王墨林说道。
别看王墨林小小年纪,本事可不小。记者了解到,王墨林喜欢写作文,在同年级的学生中,写作水平比较突出。2015年9月,她光荣地加入小记者队伍。这一年来,王墨林先后7篇稿件被报纸采用,其中4篇在黄山晨刊发表,3篇在安徽青年报发表,还荣获了全国作文大赛三年级组的三等奖。当天,王墨林被表彰为本届优秀小记者,拿到获奖证书,王墨林说不出的自豪,“当了小记者后,我学到了更多写作知识,认识了很多朋友,小记者这个平台每天都在伴随我成长进步。”
小记者节,对小记者们来说就像一个盛大的节日,大家在欢乐声中度过一个上午。来自黟县碧阳初中的初二学生孙静磊也是一名小记者。她说,小记者这个大家庭充满幸福。自从当了小记者,总感觉自己身份不一样了,在学校要处处做榜样,还要将自己所学知识去帮助更多同学,提升写作水平,“这一年来,我写了很多稿子,在黄山晨刊上发表了2篇,我的写作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接下来,我还要更加努力,做一名更加优秀、更加自豪的小记者。”
新闻推荐
11月12日~13日品质发团
祁门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祁门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