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青川)农村自办宴席,不去饭店,自请厨师,来的都是乡亲,这本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难题。黄山市祁门县食药监局创新办法进行了有效监管。 11月8日,记者来到祁门县塔坊镇,对该县管理好农村自办宴席安全方面进行深入了解。
塔坊镇虽然是黄山脚下一个人口只有8000多人的小镇,民风民俗却自成一体,孩子升学,婚丧嫁娶,都要摆宴请众乡亲。塔坊镇镇长黄胜告诉记者,对于农村自办宴席的民风民俗他们尊重,但是办宴席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却不能坐视不理。对此,他们依照《祁门县农村自办宴席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关于加强农村自办宴席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等规定,做好农村自办宴席食品安全管理。黄胜介绍,该镇联合食品药品监管所执法人员全程介入农村自办宴席的食品安全检查,确保万无一失。
塔坊镇金塔村朋德旺家不久前办喜宴,邀请了村里好几百人来吃喜酒。按照规定,办喜宴的前3天,朋德旺就向村里提交了申请。很快,村里和乡镇负责食品安全的管理员出马,给朋德旺家安排好备案登记的农村大厨,并共同签订农村自办宴席集体聚餐食品安全承诺书。黄胜介绍,该镇备案登记农村大厨有10名,采取统一培训、免费办理健康证、人员信息公开等,乡亲们对此相当认可。宴请当天,食药监部门的检查人员上门现场检查,并对食品安全提出指导意见。于是,皆大欢喜的一场喜宴以乡亲吃饱喝足告终。而对于严把食品安全关的食药监执法人员,众乡亲都是一致好评。
祁门县对农村自办宴席食品安全的有效监管,源于该县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的有力实施。祁门县食药监局局长胡德生告诉记者,该县通过乡镇、村食品安全监管网格化建设,对全县农村自办群体性宴席进行摸底,对50人以上集体聚餐和农村大厨实行备案制度,有效延伸监管触角,两年来,全县各乡镇共备案农村集体就餐110余次,乡镇、村食品安全员主动全程介入,有效保障了农村地区的餐饮安全。两年来,全县没有发生一起食品安全责任事故。
新闻推荐
□陈云明晨刊讯截至2013年12月底,祁门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分别完成任务的100.54%、104.32%、101.53%、103.18%、103.59%,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祁门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祁门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