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祁门新闻 > 正文

难忘的“知青岁月”

来源:黄山日报 2016-06-29 07:43   https://www.yybnet.net/

□ 祁 源

“知青”,对今天年轻人来说是个陌生却又带些神奇色彩的词汇,而对我们这代人,却是生命中永远挥之不去的一段充满苦难艰辛的青春记忆。已近末班车的我们(1977年是最后一届知青,我们是1976年初插队),今年是“广阔天地”插队落户四十周年。

作为1975年底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我是1976年2月插队到安徽祁门县胥岭公社春明大队胥下生产队的。记得那天正逢大雨,从县里的敞篷汽车下来,我们和在村口迎接的生产队长见了面。队长是个挺温和的中年人,随后把我们领到一栋常见的土墙房。这里先后住过不少知青,当时还有两名老知青,加上我们四名新知青的到来,构成了一个新的知青小组。作为军人弟子,高中毕业时我可以走参军之路,那时部队子弟大都通过参军回避了去农村插队落户,对此,群众喻之为“走后门”搞“特殊化”。我父亲是个刚直的老军人,对此也觉得有些不妥,同时,他觉得我应该到农村去体验一下艰苦生活,劳动锻炼一下的好。当天安顿下来后,下午我们就随同老知青一块去参加生产队造田劳动。山区田地少,而那个年代是“以粮为纲”,围河筑坝造田是冬季集体出工的重点农活之一。我们不知怎么干,加之下雨,半天下来从头到脚都淋得透湿,其中有个女知青当晚就感冒发烧了,我们几个也是浑身酸痛。插队第一课,给我们留下了极深印象。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伴随整个“文革”时期连绵了十余年的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也是共和国建立以来一段特殊历史。究竟有多少高初中毕业生成了知青,至今似乎没有准确的统计(至少目前还没看到官方公布的准确数字),知青是那个时代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他们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荒凉的北大荒、贫瘠的黄土高原、偏僻的落后乡村,在为改变中国贫困落后面貌付出青春和热血时,也书写了一代知青充满悲壮的人生历程!作为其中一员,我的知青生涯虽然短暂,但同样是那段历史的一个经历者。两年的知青岁月,在我的人生中留下了一段永远无法忘怀的青春记忆,其中有艰辛苦难、有徘徊挫折,也有心灵挣扎和意志磨砺,它是我走进社会体验人世间艰难困苦的人生第一站。我插队的生产队,集体经济管理还是较严格的,晒稻子及粮仓管理实行“三人两锁一本账”的方式,并从知青里安排一个人参加,我的个头在知青小组是最高的,被生产队安排为三人管理成员之一。开始还真以为是管管锁记记账,后来才知道,晒稻子可是个很苦很累的强体力活,每天收稻子进仓要肩挑两百多斤重的一担稻谷上仓,而且每个人每天都要反复挑十余次上仓,这对一个十七八岁的知青来说可是一道很艰难的坎啊!开始农民照顾我挑少点,时间久了总不能老享受照顾,何况晒稻子季节山区常会遇到雷阵雨,一旦雨来临就要抢时间收稻子,为此,只能咬牙坚持!几个月后,我终于也能挑两百来斤的一担稻谷上仓了,那个过程之艰难和痛苦至今刻骨铭心。下冬砍伐原木是当年山区十分有限的集体经济一个重要来源,而把锯成规格的原木运下山,则必须靠肩膀扛(太粗重的则需两人抬),有次我扛着一根近两百斤的原木在山道上突然滑倒,也许是冥冥之中上苍保佑吧,那根沉重的木头从我头顶飞出后滚落到山涧,而我猛然摔倒后的瞬间,眼冒金花并出现了短时意识模糊,等清醒后爬起来,发现自己竟毫发无伤,惊得后面的同伴直呼我命大福大。两年的知青生活,像这样的历险还有不少,后来每每想起依然心有余悸!刚到的一个月,按当地习惯,新来的知青被轮流安排到农户家吃顿饭,一来是相互认识,二来为初来乍到的城里人逐渐适应农村生活做点铺垫。当时农户大多数生活都是很贫穷的,但对我们却当家里来了客人一样,常常把节日才舍得吃的腊肉鸡蛋拿出来给我们吃,在那个物资极度贫乏的年代,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农民的真诚、宽厚和善良。我们很快与当地农民打成一片。记得半年后我还被选为生产队队委并担任了民兵排长。那时农村虽然效益低下,但劳动的强度却很大,兴修水利,砍伐原木,造田筑路,双抢双种等等,都是山区农村周而复始的常年农活,要适应这样的繁重劳动,我们真的要跨过道道难关,加之正值长身体的年龄,营养不良致使不少知青常年在超强度的劳动中不同程度地留下了一些慢性疾病,这也是那个时代留给一代知青的烙印!当然,我们这届知青,相比无数长期插队在更艰苦地区的老知青,他们经历的苦难和艰辛远比我们残酷得多,还有一些甚至付出了年轻的生命,相比之下我们是幸运的。1977年底,国家在结束文革后恢复了招生考试,我幸运地成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1978年2月,在很多朝夕相处的农民朋友的送别中,我走进了大学校园。

知青岁月时常历历在目。那是我人生经历的一笔宝贵财富,对世界观人生观的初始形成产生过很大影响,潜移默化地对一些品性的形成与坚守打下底色。我感激父亲当年鼓励支持我“上山下乡”的“决策”。多年以后,当我走上了领导岗位及至县级主官,始终能怀着一颗努力为老百姓做点实事并真诚地善待农民群众之心,无疑都有当年与农民相处相融的深厚情结。去年我们这届同学毕业四十年,还举办了一次联谊聚会,大家畅叙学生时代的纯真友情时,更多地回忆了那段激情岁月,很多同学把这段经历作为人生最重要的一笔财富向儿孙“炫耀”。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运动,无论今天还是未来的历史学家如何去评价,它都是共和国历史上值得浓墨记载的事情,它在无数知青心中留下了沉重而复杂的印记。历经磨难的一代知青经过努力,很多人成为改革开放后社会变革的精英,及至今天,很多当年的知青仍然是国家走向强大和振兴的中坚力量!

岁月悠悠,“上山下乡”已成渐渐远去的烟云,“知青”是一代人追寻时代理想的激情写照,更是共和国史册上永远不会淡去的一段悲怆篇章。

新闻推荐

寒门无退路

方佳林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秋末的一个深夜,我们一行五人,背负行李卷儿,蹑手蹑脚出了窑棚,来到了马路上。天黑漆漆的,没有月亮,连星星也不见一颗,足见上苍有好生之德,呵护着我们的逃亡。...

祁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祁门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难忘的“知青岁月”)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