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王玲琳
祁门红茶名扬天下,却很少有人知道祁门还有一种几乎被人遗忘的好茶——安茶。近日,省政府公布了70项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祁门县的安茶制作技艺榜上有名,它也再次走进大家的视线。
据了解,安茶的历史比祁门红茶还要早200年,是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祁门县芦溪乡因为安茶生产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厚、制作技艺精湛,从而成为目前安茶全球唯一的生产地域。
“目前我们乡安茶一年的产量大约在200吨左右,制作技艺市级非遗传承人有2名。大大小小的加工厂有十几个,大多厂家一年生产量1-2万斤,年生产量3-4万斤以上的厂家目前有5家。”近日,祁门县芦溪乡党委委员胡新良向记者介绍,安茶传统的制作技艺上世纪90年代才恢复,此前因各种原因中断了半个多世纪之久。
今年70岁的汪升平是当地江南春茶厂的厂长,同时也是安茶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之一。大约30年前,汪升平从舅舅手中学到了安茶制作技艺,1991年重新在芦溪恢复安茶生产。汪升平说,芦溪特有的安茶是历史上的名茶,已经失传太久,他要趁有生之年将安茶做下去,把这个历史上受东南亚国家欢迎的产品充分挖掘出来,满足消费者需求。如今,经过20多年的努力,汪升平家每年的安茶产量少则两三万斤,多则40多万斤,主要销往广东、香港、台湾以及东南亚等地且供不应求。
汪升平说,这些年来,安茶的发展与祁门红茶相比之所以相距甚远,除了受地域和制作工艺的限制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宣传不到位。“前段时间香港有一个客户对我说,安茶的历史长、品味好,但宣传力度却是最差的。”对于客商这样的评价,汪升平内心很低落,他说,在当今资讯发达的时代,那种“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理念已经被淘汰,好的东西也需要大力宣传。
“刚开始我父亲制作安茶的时候,市场上很少有人知道,大家根本不认可它。根据历史记载,直到将茶叶带到广东佛山一个进出口公司处先铺货代销再收款,才有了市场。”今年40多岁的汪绍荣是汪升平安茶事业的接班人,19年前开始跟着父亲制作销售安茶。他说,从刚开始的无人知晓,到东南亚市场再次恢复后,很多客商主动要求恢复原来传统的包装生产,这期间的辛酸一般人无法体会。
因为安茶重新恢复生产后的宣传一直受限,祁门安茶制作商人只能将安茶以低价出售给广东佛山一带的进出口公司,进出口公司在进行储存后,按年份再高于原产品价格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出售。
“年份越长,价格就越高。通常存放了10年的安茶,广东人要卖到每斤几千元,而当初我们制作好卖给他们时,每斤不过几十元到100元。”汪升平说,虽然安茶是越陈越香,但受储藏条件的限制,很多时候,当地的生产者都是把刚做好的新茶直接卖给广东的厂家,经他们储藏后再拿来销售。这样一来,本地厂家的收益就大幅缩水。其实芦溪当地并非完全不适合储藏,只是需要对储藏环境进行适当改造。之所以把成品直接卖掉,最主要还是考虑到规模小,要尽快解决资金周转问题。
这几年随着效益的逐渐好转,汪升平在标准化仓库里尝试存储起了安茶,希望能将安茶的经济效益提高,但总体来说当地的安茶发展还是太缓慢。为此,胡新良告诉记者,自安茶重新恢复生产以来,不仅制作技艺得到传承,其生产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而对于后续的发展,祁门县和芦溪乡两级政府也早已摆上了议事日程,希望通过政府引导的方式扩大安茶知名度。
“接下来,我们在积极申报省非遗传承人的基础上,还要开办安茶培训班,鼓励更多的人学习这个技艺。”胡新良说,目前他们已经在申报省级的安茶非遗传承基地。
新闻推荐
近日,祁门县法院以被告人许某犯盗伐林木罪,判处拘役4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违法所得3240元予以追缴,返还给被害人。2013年11月间,许某向汪某提出购买山场林木未妥,便趁汪某全家外地务工之机,擅自...
祁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祁门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