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祁门县城往南,约20分钟车程,即到达塔坊乡。我们跟着塔坊乡油茶基地创办人刘接根辗转来到阳光村,连绵起伏的山峦上,到处是油茶树苗。踏着步道来到山头的亭子,有秋风徐来,漫山遍野的油茶苗摇曳摆动,生机勃勃。
一到亭子,刘接根,这个总是露着笑的中年男人就摆起了“龙门阵”。“油茶树至少要种植5年以上才能开花结果,但这里引进了优质高产良种,今年才第三年,已经挂果了。成林后亩产油量可达80-120公斤,年均亩效益可达3000元。”刘接根抚着一簇簇的油茶果实说。
该油茶基地一期项目于2007年10月开始动工兴建,通过林地流转营造油茶林2200亩,完成投资330万元。先后从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黄山市林科所、江西林科院引进长油1—18号、赣无12等无性系优质高产油茶苗。该基地在增加农民收入、调整林种结构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请当地村民来管护基地,每年人均可收入4000余元。油茶四季常绿,秋季开花,花朵洁白,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花果并存,民间有‘抱子怀胎\’的说法。今后还准备在这里发展乡村生态观光旅游。”刘接根指着满山的油茶树笑呵呵地说。
望着漫山遍野的油茶,当记者问起销路时。“呵呵,他自己就是办加工厂的。每年能精制加工茶油300吨。”祁门林业局的吴小龙说。
上世纪末,刘接根在金字牌镇兴办天然农产品开发加工厂,产品供不应求。自己有加工厂,有销售渠道,茶油销路不用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茶油者越来越多,行情看涨。刘接根就想着从源头上解决原料的质量和数量问题,于是才有了阳光村油茶基地。
发展油茶,没有优质种苗怎么办?2009年底刘接根又投资1420万元,在金字牌镇石川村创建近百亩油茶科技示范园,集油茶良种繁育、技术培训、加工研发、文化展示四大板块。去年该示范园引进适宜本地种植的长林系列优良新品种,先后从外地聘请技术人员40余人,培训当地农民500余人次,嫁接良种油茶苗木210万株。该示范园已成为全省较大的油茶苗木繁育基地。
“油茶一身全是宝,茶饼既是农药,又是肥料。果皮是提制栲胶的原料。种子可制蜡烛和肥皂,利用途径很广,发展潜力巨大。目前我们还只是榨油,今后努力进行精深加工。”刘接根踌躇满志,“当然,这一切还得益于县里的大力支持。”
祁门县大力支持油茶产业,先后编制《祁门县油茶产业发展规划》,每年安排100万元资金用于油茶产业发展。县油茶产业发展领导组也发出《致全县林农朋友的一封信》,在低产茶园和荒芜桑园中套种油茶,以及对抛荒油茶林进行砍灌、垦挖等技术改造,按照造林规模,分别给予每亩100-250元苗木费,鼓励发展油茶生产。该县还连续两年把全县义务植树活动现场安排在刘接根的油茶基地,林业部门在项目、资金、技术等方面都给予大力支持。
“今后力争成为全省乃至华东地区生产规模最大、综合效益最佳的油茶示范园。”刘接根坚信自己的“产业链”越做越长。
·孙争光实习生 刘斌·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这几天,祁门县小路口镇胜利村村民方民先的雷竹种植基地里一片繁忙,方民先一家人和请来帮忙的工人正在忙着给雷竹覆盖稻草、稻壳和施肥,让雷竹能赶在元旦前出笋。这项覆盖种...
祁门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祁门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