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祁门新闻 > 正文

郑刚七夕刚过了几日立秋即至徽州人很讲究规矩比如说老

来源:黄山日报 2011-08-29 16:02   https://www.yybnet.net/

□ 郑刚

七夕刚过了几日,立秋即至。徽州人很讲究规矩,比如说老百姓常说的“吃饭吃碗里,走路走中间”,简单易懂明了。祭拜先人也是如此,冬至祭始祖、立春祭先祖等成为古代祭祖惯例。可是,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七夕中国的情人节还是二月的西方情人节被铺天盖地的鲜花和大刊小报渲染着,把个情人相思相爱的日子炒得轰轰烈烈,而老百姓思念故人的传统日子却变得悄无声息了。也许,各路神仙喜乐不喜悲,想那花前月下情人相会窃窃私语、倾述相爱慕之心,总比你在袅袅青烟中,一把黄表纸一把纸钱的悲悲切切要好吧?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尽管七夕被各路商家极力熏染成中国的情人节,其实这个情人节注定火不起来。因为,老一辈人说,瓜藤柳下屏息凝听到的不是绵绵情话,而是一年只能匆匆相会一次的泣泪私语。到了时辰,鹊桥散开,这对苦命的鸳鸯只能洒泪分离。怪不得听老人们说,从前,七夕女孩子们向织女乞巧倒是有,真把这一日当情人节来过的少之又少,因不想应了鹊桥上那一对的别离之苦。

倒是这个七月半,你热闹也好冷清也罢,老百姓市井生活中,家家户户照样有条不紊地买来黄表纸、银钱和炉香之类,遇上家里祖辈有过百岁阴寿的,还专门请人制作些纸箱纸床纸做家电之类,在七月半这天上坟焚烧。

不久前岳父病逝,七月半这天,我和妻子匆匆赶往百里之外她的老家西坑村。西坑坐落在盛产炒青绿茶的歙县东乡,一路上山路弯弯,满目青山翠谷,垄垄茶园和苍松翠柏尽收眼底。到了村头,看到妻舅一家在小屋中忙碌着,一打听才知道妻子已过世的祖父百岁阴寿,果然,抬眼望去满屋子的纸箱纸钱。我和妻子翻山越岭到村后在至亲各个坟头,点上炮竹,焚烧纸钱,逐个拜祭进香,祈祷告慰亡灵。

其实,妻子老家一带,七月半是个很隆重的日子,无论是富还是穷家里都要备下酒菜、纸钱来祭奠,讲究的人家还要炸些面片面馃。七月半前后7天,有新坟老坟之说。3年内过世的称新坟,3年前过世的称老坟。迷信说法是到了七月半,新老亡亲思亲心切要回家转转。于是,家里人按时间先后祭奠,在大门前烧纸钱一般要选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先用石灰在院子里洒几个圈儿,说是把纸钱烧在圈儿里孤魂野鬼不敢来抢,然后一堆一堆地码好点燃,烧时嘴里还要不住地念叨:晚辈孝敬了,晚辈孝敬了。最后在圈外烧一堆,说是烧给左邻右舍的,好互相有个照应。是夜,家家户户还要备上好饭菜敬祖,又叫“送先人”。

有意思的是,徽州各地风俗不同。在祁门县的僻远山村,跟七月半有关的还流传着目连救母的传说。据史载:“有目连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连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

3年前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我就曾经去过祁门历口,目睹村中在七月半这天举行目连救母的祭祀活动的情形。

那一天,我跟市社科联汪玮主席沿着崎岖不平的山路到了历口乡。一进村便看到村中的大樟树下,搭着简易的法师座和施孤台。法师座跟前供着所谓超度地狱鬼魂的地藏王菩萨,下面供着一盘盘面制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和招魂幡。过了中午,各家各户纷纷把供品摆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别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蓝、红、绿等颜色的三角纸旗,上书“盂兰盛会”、“甘露门开”等字样。仪式是在村中小学的操场上进行,一阵急促的锣鼓声中,法师扮演者敲响引钟,带领座下众僧扮演者念念有词地进场。转了几个圈后,然后将一盘盘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复3次。这种仪式叫“放焰口”。此时,扮演目连儿的村民上台了,一声声凄厉的呼喊声中,目连小儿几个小翻,便被“众鬼”和“阎王”打翻在地,而扮演目连母的手脚被“众鬼”钳制着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儿子,看得人们唏嘘不已。当然好戏在后头,一连繁琐的波折后,大佛传递真经,于是,目连获得法力,靠着盂兰盆终于打败众鬼,救母脱离苦海。

目连戏一直要演到晚上,家家户户还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象征着五谷丰登,这叫作“布田”。在历口旁的小村子,还举行了放水灯的活动。

所谓水灯,就是一块小木板上扎一盏灯,大多数都用彩纸做成荷花状,叫做“水旱灯”。按传统的说法,水灯是为了给那些所谓冤死鬼引路的。灯灭了,水灯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过奈何桥的任务。那天村子里家家要关门闭户,把村里街道让给仙人。村街大道正中,每过百步就摆一张香案,香案上供着新鲜瓜果和一种“鬼包子”,桌后有道士唱人们都听不懂的祭鬼歌,这种仪式叫“施歌儿”。

节目终于在嘈杂喧闹中结束,伴着天上飘飘洒洒的雪花,十里八乡的乡亲们一个个打着白纸糊成的雪莲灯高一脚矮一脚地踏上回家的路程。

望着白茫茫一片里朦胧晃动着的身影,我想,弥漫在老百姓喜闻乐见中的这种氛围不只是一种寄托思念,更是一种民族情节的凝结,就像青藏高原那海拔五千米以上的米拉山口的经幡一样,不单单是一种风俗习惯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在这浓郁的风土乡情中,在众生芸芸的信仰和寄托中,难道单单是一种祭奠和追思吗?透过眼前的一切,林林总总不正凝结着千百年来那不散的民族情节民族魂魄吗?

是的,一个节日的传统其实就是一种民族精神和力量的凝结。

新闻推荐

市人大、政协调研组到祁门县调研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情况

本报讯  9月14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新方、市政协副主席项金如率调研组到祁门县专题调研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情况。调研组先后深入到金字牌镇、大坦乡以及西街社区的农户和居民...

祁门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祁门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王长德同志逝世2011-09-23 15:58
猜你喜欢:
评论:(郑刚七夕刚过了几日立秋即至徽州人很讲究规矩比如说老)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